大武口區“光明影院”公益助殘項目正式啟動-新華網

大武口區“光明影院”公益助殘項目正式啟動

2025-11-07 16:37:18
來源:大武口區委宣傳部

  11月7日,“光影暖人心·文明伴你行——大武口區“光明影院”公益觀影首映暨新時代文明實踐‘光明影廳’授牌儀式”在石嘴山萬達影城啟幕,轄區近200名視障人士、家屬、志願者,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共同見證這一溫暖時刻。

  為無聲光影築橋,讓溫暖與愛同行。本次活動由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委宣傳部、大武口區社會工作部、共青團大武口區委、大武口區殘聯、大武口區文明辦聯合主辦,大武口區衛健局、石嘴山萬達影城及大武口區各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共同協辦。

 聚焦現實需求,破解服務困局

  “光明影院”文明實踐項目是在中央宣傳部指導推動下,由中國傳媒大學發起的以聲音為媒介的全國性公益項目。自2017年發起以來,至今已製作700多部無障礙電影,覆蓋全國,惠及300多萬視障人士。

  2025年8月,大武口區成功入選該項目第二批全國試點,並積極推動“光明影院”項目落地。這一舉措有效填補了大武口區的志願服務空白,能夠讓更多人關注視障人士的精神文化需要,為推動文化共享減少文化落差,搭建起一座連接光影世界與特殊群體的橋梁。

  構建公益網絡,推動常態服務

  在推動“光明影院”公益助殘項目落地轄區過程中,大武口區堅持“需求導向、覆蓋廣泛、服務專業、內容充實、運行持續”的理念,形成了一套務實高效的工作機制。

  一是分步有序實施。遵循“試點申報—網絡構建—活動啟動—服務延伸”的推進路徑,確保項目穩步拓展、惠及城鄉。

  二是多層次陣地布局。通過構建“中心—站點—影城”三級服務網絡,將大武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為“光明影院”文明實踐項目公益影院,13個實踐站作為固定放映點,授予萬達影城“石嘴山市文明實踐基地”與“大武口區光明影院文明實踐項目公益影院”,標誌着公益放映體系正式建成,並推動服務從單次活動轉向常態化、陣地化運營。

  三是整合專業志願力量。組建“微光助行”志願服務隊,並開展系統培訓,為視障人士提供一對一的全流程陪同與引導服務,確保觀影體驗溫馨順暢。

  四是服務內容深化。大武口區將無障礙觀影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有機融合,設立“光明集市”綜合服務區,集成健康義診、愛心義剪、政策解讀、盲文閱讀、有聲聽書等多樣化便民項目,全面提升助殘服務的溫度與廣度。

 整合社會力量,保障服務實施

  據悉,本次“光明影院”公益觀影首映儀式不僅標誌着項目正式啟動,更是一場溫暖細緻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確保視障觀眾順利參與,大武口區提前組建“微光助行”志願服務隊,系統培訓60名志願者並在啟動儀式上授旗。活動當天,志願者提供一對一簽到引導、全程陪同觀影及“光明集市”協助等全流程服務,營造了安心舒適的活動氛圍。

  與此同時,項目的順利落地既得益於大武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的持續運行與積極探索,也離不開石嘴山萬達影城充分發揮其在影廳設施、無障礙環境與服務標準方面的專業優勢,為視障群體打造安全、溫馨、沉浸的觀影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萬達影城同時也是萬達電影與中國電影基金會團圓志願者影視專項基金聯合發起的“夢想電影院”公益放映點,以實際行動彰顯了該企業的社會責任。

 優化觀影體驗,傳遞城市溫度

  為優化視障群體的長期觀影體驗,持續傳遞城市人文關懷,大武口區“光明影院”項目在啟動儀式後舉行了首場無障礙電影公益放映,並由此建立起標準的服務流程。

  本次放映的《萬里歸途》無障礙版本,在流程上體現了項目未來的服務標準:映前,主持人為現場觀眾系統梳理了影片的時代背景、主要人物關係與故事發展脈絡,幫助視障朋友們在聽覺層面預先構建起影片的敘事框架,從而更順暢地融入後續的電影情境。放映中,無障礙版本在完整保留原片對白與音效的基礎上,於劇情展開的間隙嵌入專業的口述旁白,將關鍵的視覺畫面、場景轉換與角色動作轉化為精煉的聽覺語言,有效彌補了視覺信息的缺失,構建了一套完整且流暢的聲畫交織的敘事體系,確保了故事情節的理解與傳遞。《萬里歸途》大量取景自石炭井工業文旅影視小鎮,口述影像在本次放映中成功地將小鎮風貌傳遞給視障觀眾,增強觀眾的文化認同。

  此次首映不僅是一場觀影活動,更是大武口區“光明影院”項目常態化服務的開端,標誌着專業、溫暖的無障礙觀影體驗將成為視障群體的長期文化福利。項目通過“體系聯動+陣地覆蓋+志願助力+服務融合”的模式,不僅切實解決了視障人士“看電影難”的現實問題,更探索出了一條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聯動商業影院資源、提供高品質無障礙文化服務的新路徑,生動詮釋了城市文明進步的深度與人文關懷的溫度。

  未來,大武口區將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加強志願者培訓,推動項目常態化、品牌化發展,持續推進“光明影院”項目走進社區與鄉村,擴大服務覆蓋範圍,真正讓“光影有聲,文明有溫”,照亮每一位視障人士的精神世界。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