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寧縣望遠鎮長湖村的300畝朝天椒迎來豐收季。田間地頭,機械轟鳴,紅艷的辣椒與忙碌的身影交織,勾勒出一幅火熱的秋收畫卷。
走進長湖村朝天椒種植基地,滿眼的紅暈撲面而來。村民們將一串串紅透的朝天椒快速投進脫果機。伴隨着機器的運轉,辣椒與枝條高效分離,順着傳送帶源源不斷地落入運輸車中,采收效率顯著提升。

長湖村村監會主任虎金平介紹:“我們採用機械化采收,效率還是挺高的,一天一台機器能收100噸。”機械化不僅減輕了勞動強度,也為規模化種植奠定了堅實基礎。
朝天椒産業火熱發展的同時,也讓周邊村民享受到了紅利。不少村民在基地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村民楊淑芳便是其中之一。她一邊在田間務工,一邊還能兼顧家裏的日常起居,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
“在家門口打工一天能掙150元,挺方便的。飯也做了,活也幹了,錢也掙了。”望遠鎮長湖村村民楊淑芳笑着説。

2024年,長湖村村集體首次試種了150余畝朝天椒,通過“訂單農業”模式直接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70萬元。今年,村裏乘勢而上,將種植面積擴大至300畝,並積極推動産業鏈延伸——從單一的“種植+銷售”向“種植+初加工”轉型,有效提升了農産品附加值。
虎金平&&,今年辣椒産量要比去年産量高得多,每畝地朝天椒可能在1000斤左右。這辣椒現在收回去,然後拉到場地晾曬,晾曬乾以後再經過機械精選之後銷往外地。

據了解,長湖村已與客商簽訂收購合同,保底價為每斤7元,後期還將根據市場行情適時上調。按照目前産量和價格估算,今年朝天椒産業産值有望突破百萬元。同時,隨着村集體經濟的增長,長湖村計劃每年為周邊群眾發放勞務工資約20萬元,帶動周邊村民穩定就業。讓村民在參與産業發展的過程中,切切實實享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發展紅利,實現産業發展和群眾增收的“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