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中寧縣喊叫水鄉喊叫水村以創新種植模式為抓手,依託“黨支部+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的聯動機制,流轉土地建成10座日光暖棚,探索出大棚“秋冬接力種植”的高效路徑,讓昔日冬閒土地持續“生金”,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蓬勃活力。
走進喊叫水村設施農業基地,一排排溫室大棚整齊排列。棚內綠意盎然,豆角藤蔓攀援而上,翠綠的葉片間垂挂着飽滿的豆角;一旁的白菜葉片肥厚、長勢旺盛,蘿蔔也在土壤中悄然扎根,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據了解,這10座大棚在第二茬種植中主要選擇了豆角、白菜和蘿蔔等作物。目前,豆角已率先進入採摘期,累計采收超1000斤,實現收益2000余元。

“第一茬,我們以本地特色甜瓜、西瓜為主,秋季則接續種植蔬菜,實現‘一棚多收、全年有産’。”喊叫水村村幹部張春萬介紹,白菜預計11月初上市,蘿蔔可在年前供應市場。根據當前長勢估算,秋冬季10座大棚總收益有望突破2萬元。這種“接力種植”模式,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更推動形成了“全年有産出、四季有收入”的良性循環。

産業發展的紅利也切實惠及當地村民。村集體年均吸納本村勞動力約500人次,支付用工成本近7萬元,有效帶動村民就近就業增收。從昔日土地貧瘠到如今産業熱土,喊叫水村通過精細化種植與季節接力,既豐富了秋冬“菜籃子”,也蹚出了一條農業提質增效、農民穩步增收的新路子。
未來,喊叫水村將繼續深耕特色農業,延伸産業鏈條,讓一座座日光大棚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金鑰匙”,引領群眾在致富道路上穩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