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召開全區旅游環境綜合治理暨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工作推進會。會議總結交流工作經驗,分析研判當前形勢,安排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進一步凝聚共識、匯聚合力,推動全區旅游環境持續優化、服務質量整體提升,為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提供堅實保障。
近年來,寧夏把旅游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産業來抓,在做優服務、提升環境等各方面快速迭代升級。9月2日,自治區黨委、政府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優做強旅游業的實施意見》,對優化旅游環境,構建高質量服務體系作出了全面部署。
隨着“十一”假期臨近,游客量預計持續攀升,全區住宿、交通、景區、服務等將面臨嚴峻考驗,寧夏文化和旅游廳聯動全區相關部門以《全區旅游環境綜合治理三年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為總抓手,緊盯“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推動“十大專項行動”相互配合、系統集成,全面推動旅游環境綜合整治從“紙面”落到“地面”。
全面提升旅游基礎支撐與接待能力。加快推進“智游寧夏”平台優化升級和推廣應用,強化實時監控、預警預報等功能,切實為政府監管、企業經營和游客體驗提供智能支撐。暢通“12345”等投訴渠道,完善受理、轉辦等機制,做到快速響應、暖心反饋。着力破解交通瓶頸,重點整治樞紐場站“打車難”和出租車違規行為,加強旅游包車安全監管,優化交通接駁,緩解熱門區域“停車難”問題。同時,持續推進旅游“廁所革命”,加快完善休閒綠道、自駕營地等設施,高標準建設四級旅游服務中心體系,系統提升旅游公共服務水平。
大力規範市場秩序與消費環境。聚焦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消費集中領域,出重拳、治亂象。嚴厲查處“天價餐”、欺客宰客、價格違法、食品衞生問題,推行“明廚亮灶+互聯網”,強化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整治不合理漲價、未明碼標價、虛假宣傳等行為,加強對社會賓館、民宿、星級飯店的分類監管,探索建立住宿業信用監管和黑名單制度。要嚴肅打擊旅游購物場所價格欺詐、誘導欺騙購物及封閉式“洗腦”銷售等行為,支持建立先行賠付制度,營造誠信消費環境。加強歌舞娛樂、網吧、劇本殺、電競酒店等業態監管,嚴防“黃賭毒”,落實意識形態審核與安全生産責任,確保新業態健康有序發展。
持續優化服務質量與品牌形象。大力實施旅游服務標準化示範工程,推動5A級景區率先制定高於國標的服務標準,推廣“首席質量官”“標杆服務員”制度。深化“文明旅游”宣傳,在交通樞紐、景區、酒店等場所廣泛開展宣傳引導,組織志願服務,探索建立三級服務質量評價獎勵機制,選樹一批品牌示範單位和示範區。要強化從業人員培訓,提升專業素養與服務意識,全面促進旅游服務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
堅決守牢安全生産與風險底線。牢固樹立“隱患即事故”理念,對A級旅游景區、星級飯店、文博單位等持續開展全覆蓋隱患排查。要持續加大安全投入,在臨水臨崖等危險區域增設智能監控預警設備。健全與應急、公安、交通、衛健、消防、氣象等部門應急聯動機制,加強預案管理和實戰演練。突出抓好旅游包車、食品、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安全,構建“景區30分鐘應急救援救治圈”,全力保障游客生命財産安全。
築牢信用基石,構建新型監管機制。深入貫徹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辦法,主動對接發改、市場監管等部門,協同推進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大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力度,依法依規認定和發布失信名單,實施聯合懲戒。組織開展好重要時間節點的誠信宣傳活動,營造守信氛圍。
強化輿情應對,構建全周期管理格局。適應信息傳播新特點,構建“事前預警防範、事中高效處置、事後復盤整改”的全周期管理體系。事前要加強監測網絡建設和風險排查,完善預案;事中要建立快速響應機制,文旅、宣傳、網信、公安、市場監管、屬地政府等協同聯動,及時研判核實發聲,有效引導輿論;事後要深入剖析根源,舉一反三,完善制度,防止問題復發,並加強案例整理運用。
嚴格執法監督,維護市場公平秩序。健全跨部門聯合執法機制,由文旅部門牽頭,定期組織市監、交通、公安、發改(價格)等部門開展聯合檢查,重點加大節假日等高峰時段對重點區域和企業的巡查力度。重點針對“不合理低價游”、強迫消費、價格欺詐等頑疾,開展專項整治,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從重處罰,及時公布結果,曝光典型案例,以“零容忍”的態度,形成有力震懾,切實築牢市場規範運行的堅固防線。
培育文明新風,營造主客共享環境。持續深化文明旅游宣傳教育,充分利用交通樞紐、旅游景區、旅游飯店、旅游集散中心等場所的電子屏、宣傳欄、標語等多種載體,廣泛宣傳文明出游常識、法律法規和禮儀規範,營造“文明出行、誠信經營”的濃厚氛圍。要積極開展文明旅游志願服務,在重要節點和區域設立志願服務站點,提供諮詢引導、秩序維護、應急救助等服務,及時勸導不文明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