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承辦的2025年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産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人才培訓班在寧夏工會大廈正式開班。此次培訓班為期5天,以“非物質文化遺産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主題,旨在提升非遺傳承人的技藝水平和創新發展能力,讓傳統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來自寧夏文化館、各市縣(區)文化和旅游局分管非遺負責人,以及非遺保護單位、保護傳承基地、非遺工坊、新型公共文化空間負責人共40人參加了本次培訓。培訓班秉持“傳承精髓+創新發展”理念,將通過理論授課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員夯實基礎、提升技能。
本次培訓班課程設置精心,內容豐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理論知識講授環節,特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及甘肅、廣西等區內外非遺領域知名專家授課,內容涵蓋探索非遺與旅游融合新路徑、非遺+的多元探索、非遺元素的跨媒介藝術轉化與市場共振等多個方面,並剖析國家非遺傳承項目柳州螺螄粉的産業發展模式。實踐技能培訓則帶領學員深入吳忠劉三朵八寶茶、強家老醋、杜優素羊雜基地等進行現場教學,還將組織觀摩銀川市文化藝術館、銀川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中心等場所。此外,培訓班還將開展交流研討,讓學員們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