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走在銀川市永寧縣利民社區,護欄“穿新衣”、舊管“換新顏”,團結社區“左鄰右舍”便民集市熱鬧非凡,靖益中心村“微笑大媽”為老人送上暖心服務……
這一幕幕圖景,正是永寧縣堅持黨建引領,通過“組織聯建破壁壘、網格智治強根基、品牌矩陣暖民心”三向發力,以基層善治擦亮群眾幸福底色的生動實踐。
跨村聯建:融合發展激活鄉村振興動能
“我們立足宋澄村‘紅色印記’展館、增崗村‘2814’魚池、高渠村153棟拱棚等資源,計劃高標準打造集旅游觀光、紅色教育研學、農事體驗、餐飲住宿、農特産品銷售於一體的文旅綜合體。”永寧縣望洪鎮高渠村黨支部書記曹銀龍説。
永寧縣聚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以“中心村社區化治理試點改革”為抓手,不斷探索村黨組織“跨村聯建”融合發展新模式,成立望洪鎮宋澄中心村黨委,聯動周邊5個行政村整合436名黨員力量,覆蓋4296戶13511位村民,通過“組織共建、隊伍共育、陣地共用、産業共謀、服務共享、機制共創”工作思路,構建起黨建引領下的鄉村治理新體系。
網格治理:智慧織網實現社區精準服務
“‘有事就在網格群裏呼一聲’,這是我們小區最流行的‘服務口號’。”永寧縣永和社區的蒯大爺説,從前路燈壞了要等好久才能修好,現在社區第一時間就能響應,確實方便了很多。
永寧縣通過織密“橫到邊、縱到底”的網格體系,建立“一網兜底”網格代辦服務責任制等形式,以居民需求為導向,開展各類“微網格”治理服務工作,構建覆蓋全面、配置合理、服務高效的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不斷推動黨員幹部到網格報到、群眾意見在網格收集、群眾難題在網格解決,以智慧“小網格”撬動基層“大治理”。
品牌打造:社區特色服務圈粉全齡群體
“在小區裏遛狗不牽狗繩的挺多,我覺得不文明”“小區裏缺停車位,停車困難”……楊和鎮永紅村的“長廊閒話”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居民,黨支部書記倪軍正坐在居民中間,認真聆聽他們的煩心事,商量對策……這是永寧縣創建黨建品牌服務群眾、助力基層治理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永寧縣打造“共享方陣”、睦鄰亭等微陣地,成為青少年課後的“充電站”、居民家門口的“議事屋”。依託“365便民坊”,整合商戶、醫院等資源,開設義診、義剪、反詐宣傳等12類服務,廣泛開展便民服務大集活動。“親情代理兒女”志願服務隊為空巢老人建立“三色碼”分類管理,開展“窗簾之約”日常關懷,組織退役軍人開展“老兵巡邏”“老兵調解”“老兵講堂”等特色活動,“親情代理兒女”老兵志願服務隊成功入選全國優秀志願服務隊。
“基層治理如烹小鮮,需精心烹制,精準施策,才能調出和諧穩定之味,調出民生幸福之香。”永寧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下一步,永寧縣將建強組織、凝聚合力、精準發力,持續推動基層治理重心下移、服務下沉,以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治理,讓群眾幸福成色更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