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區:創新基層“微治理”民生改善“上大分”-新華網

金鳳區:創新基層“微治理”民生改善“上大分”

2025-04-23 18:01:37
來源:銀川市委組織部

  從快遞小哥化身“移動網格員”,到“紅色物業”打通服務“最後一公里”,從熱心退役老兵義務送學到“罐罐茶議事會”化解鄰里糾紛……

  在銀川市金鳳區的大街小巷,“微治理”正悄然推動着城市發展的脈搏。

  近年來,金鳳區以黨建為引領,以問題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目標,探索出一條“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三新力量”融入治理:從“旁觀者”到“參與者”

  “小區消防通道被佔用,請盡快處理!”在金鳳區逸馨苑社區的“小哥隨手拍”微信群,外賣騎手成鵬上傳了一張照片並附上定位。不到半小時,社區網格員便&&車主移車,隱患迅速消除。“現在送餐路上隨手一拍,就能為社區出份力,挺有成就感的。”成鵬笑着説。

  金鳳區依託新就業群體流動性強、覆蓋面廣的特點,創新推出“移動網格員”機制,帶動200余名騎手兼職“網格助理員”,通過“發現問題—處理問題—反饋評價”閉環機制,累計上報安全隱患、衞生死角等問題1200余件,解決率達98%。此外,全區設立90個“新就業群體服務驛站”,提供飲水、休憩等暖心服務,以“服務換服務”激發治理內生動力。

  逸馨苑社區黨委書記王紅艷&&:“小哥們熟悉社區每個角落,是天然的‘治理觸角’。我們通過‘隨手拍’群和積分獎勵機制,讓他們從‘過路者’變為‘當家人’。”

  “紅色物業”提質增效:從“單打獨鬥”到“多元共治”

  在滿城北街街道未來城小區,“和為貴”金牌調解室裏,居民正圍着社區民警、物業經理和業委會成員討論電動車充電樁增設方案。“以前物業和業主總‘掐架’,現在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問題解決得更快了!”居民王叔感慨地説。

  福通社區聯合“紅管家”志願服務隊,為老舊小區增設充電棚32個,解決居民“飛線充電”難題;吉泰潤園小區通過“紅色物業”引入智能門禁系統,治安案件同比下降70%。

  金鳳區以“紅色物業”為抓手,構建“社區黨委+物業公司+業委會+社會組織”的治理模式,涌現出“塞上紅管家”等36個服務品牌,培育36個紅色物業示範小區,推動物業服務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針對物業費調整、停車難等痛點,通過“板凳會”“罐罐茶”等平台協商解決糾紛300余件,實現“降價不降質”的民生承諾。

  “服務矩陣”溫暖民心:從“基本保障”到“品質生活”

  天潤府社區的“社區養老服務站”內,剛跳完廣場舞的王阿姨和銀齡舞蹈隊員有説有笑的走進用餐點,“自從社區養老服務站運營後,我幾乎天天來這裡,這兒不僅飯菜可口,還有各種健康檢測儀器,感覺到‘家’了。”社區還推出“暖心到家”特色服務項目,由專業團隊定期為高齡老人、困難群體提供健康檢查、生活照料等上門服務,切實滿足轄區“家門口養老”的需求。

  景湖社區“向陽花”志願服務隊開設公益書法課、剪紙班,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主題,讓“一老一小”樂享生活;森林公園社區搭建“陽光公益集市”,為居民提供染發、手機貼膜、小家電維修、磨刀等“家門口”“一站式”服務。

  近年來金鳳區量身引進第三方專業機構推進日間照料室、食堂運營、幼兒託管等,以公益價格為居民提供中醫理療、興趣班、就餐、託管等服務,打造全覆蓋的“服務矩陣”,切實滿足老幼青不同人群需求。目前建立55家社區食堂(老飯桌)、16所“家門口”老年大學,20處金鳳悅書房。

  “基層治理的關鍵在於讓群眾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參與’。”金鳳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紅色物業”創建,拓展“微治理”場景,推動基層治理“神經末梢”與居民“需求清單”精準對接,從居民關注的民生小事入手,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格局。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