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新華網

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

2025-03-27 15:56:46
來源: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近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批准,寧夏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接納為“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CBRN)”成員。

  哈巴湖保護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東部,與陜西、甘肅、內蒙古三省交接,總面積8.4萬公頃。保護區地理位置獨特,生態系統類型多樣,生物區係成分複雜,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數量眾多,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天然種質基因庫和自然科學研究基地。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為荒漠生態系統和濕地生態系統。

  近年來,保護區堅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秉持“保護優先、綠色發展”,創造性開展生態保護工作。

  加強生態修復,持續增綠添綠。多年來,保護區以築牢寧夏東部生態屏障為目標,搶抓“三北”防護林、“天保”等工程機遇,完成封沙育林、森林撫育、退化林分改造等工程,經過多年的保護治理,保護區林分結構趨於合理,森林覆蓋率得到提高,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

  強化科普宣傳,提升保護意識。常態化開展走鄉村、進社區、進農戶、進校園、進景區“五進”宣傳教育活動,通過開展入戶講解保護區政策,短信、公眾號等推送各種防火及科普小常識,重點區域及路口設置語音播報器,發放宣傳品等形式,提高社區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

  創新共管機制,緩解矛盾衝突。全面推行局、站、點、員“四級資源管護”模式,縣、鄉、村、組四級協調管理模式,聘用社區共管巡護員共同參與保護區生態保護建設中,既解決了社區群眾就業問題,又極大提高了社區群眾參與資源保護的積極性,緩解保護區和社區的矛盾衝突。

  完善補償機制,實現利益共享。全面開展森林生態效益、濕地生態效益補償等惠民項目建設,社區群眾的主人翁意識明顯增強,資源共管、利益共享的目標逐步得以實現。

  強化科技支撐,增強能力建設。保護區依託“天空地一體化”技術,構建智慧保護區監測網絡,實現全域動態監管。已建成防火雲&&34座,主要包括紅外相機、環境傳感器、監控攝像頭、物候相機四大類監測設備,這些技術的應用,顯著提高了災害預警、資源管護及科研監測的效率和精度。另外,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開展課題研究和科研監測等工作,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此次加入該網絡後,保護區將以此為契機,加強與國內其他保護區的交流合作,提升保護區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科研監測、科普宣教、社區共管等方面的水平,強化林草資源保護,嚴守保護區生態紅線,將保護區建設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