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攻堅戰”啟動以來,石嘴山市惠農區吃透政策,系統摸排工業家底,圍繞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採取促生産、穩增長的有效措施,力促企業滿産運行,並建立15家重點增量企業和41家減量企業領導包抓制度,精準推進各項惠企政策措施落地。1至9月惠農區地區生産總值增幅4.5%,位列寧夏沿黃7個市轄區第一;第二産業增加值增幅6.5%,位列寧夏沿黃7個市轄區第一。
3天辦好企業開辦手續、工作日1周內辦好相關手續、9月調試設備、10月試生産……10月18日,寧夏牧倫河乳業有限公司6條生産線已進入滿負荷生産狀態,“12月中旬我們再增加2條生産線,預計年底實現産值1200萬元至1500萬元,實現當年開工建設、當年投産達效。”該公司負責人汪建雄説,惠農區以精細化服務為企業發展護航提速。
“企業産值每年以15%的增速穩定發展,得益於外貿出口和內銷訂單兩手發力,以及引進新技術新設備,節本增效。”10月16日,寧夏利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穆坤告訴記者。 今年,企業引進了具備“人工智能+光電識別技術”的分揀設備,生産效能大幅提高。這是惠農區最大的脫水蔬菜企業。今年底,預計可實現産值7000萬元。
在重大項目建設方面,惠農區加強政策、項目對接,以項目促發展,夯實工業經濟發展基礎。招新引強,實現換道超車。寧夏清研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9月以來滿負荷生産,其技術源於母公司南京清研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産品液晶高分子和聚芳醚砜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工業、光纖通信等領域。9月,一期項目10000噸液晶高分子開始試生産,成為西北首家打破國外企業在高端高分子材料領域長期壟斷的企業。該公司負責人陳榮強説:“從企業選址、註冊成立到項目一期建成投産,惠農區提供了‘保姆式’服務,良好的營商環境為企業強信心、增底氣。”預計今年底企業可實現産值6000萬元,2025年可實現産值2億元。
高質量發展,城鄉協調共進。在惠農區燕子墩鄉蛟龍口村,寧夏眾淼漁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白保林撒下漁網,鱸魚躍起、對蝦翻騰。鹽鹼地經過改良,可養殖南美白對蝦和鱸魚。“今年底,鱸魚集中上市,畝産達650公斤左右,年産值500萬元左右。”白保林説,村企合作,帶動了十余名農民就近就業,企業規模生産更上&階。在燕子墩鄉路家營村,村黨支部辦起的麵粉廠自8月1日投産以來,訂單不斷,既提高了村民的糧食收購價格,吸納了村裏弱勢群體就業,又壯大了村集體經濟。路家營村黨支部書記徐波説,通過發展飼草、枸杞、紡織和麵粉加工産業,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將超100萬元。
惠農區委主要負責人&&,將繼續聚焦重點難點,推動政策落實落細,有力有效解決經濟運行面臨的問題,努力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記者 徐佳敏 王曉龍 何娟亮 龔依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