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人保財險:&&“三農”十余載 傾力服務保豐收-新華網

寧夏人保財險:&&“三農”十余載 傾力服務保豐收

2024-09-23 18:11:05
來源:寧夏日報

  秋意漸盛,良田大地披金流,塞上和美慶豐收,寧夏鄉村“豐”景正如畫卷般徐徐展開。豐收背後,離不開農業保險的全力守護。自治區高度重視農業保險工作,近年來,寧夏農業保險政策體系加快健全完善,農業保險保障廣度和深度持續提高,助農惠農富農效果不斷凸顯。中國人民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寧夏分公司(以下簡稱“寧夏人保財險”)自2007年承辦寧夏農業保險以來,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寧夏金融監管局工作要求,始終堅守政治性、人民性,努力當好寧夏農業生産的“減震器”和“穩定器”。截至2024年8月底,作為寧夏農業保險最主要的承辦機構,寧夏人保財險累計建成各類服務網點166個,農村服務團隊95個,擁有服務人員1334人,服務區域覆蓋全區22個縣(區)193個鄉鎮。十餘年間,公司累計為579萬戶次農戶提供高達1828億元風險保障,支付賠款超過54億元,惠及農戶超過225萬戶次,充分發揮金融央企“主力軍”作用,為農民“遮風擋雨”,為農業農村保駕護航。

  在平羅縣等地,人保財險積極推進“一噴三防”風險減量服務,向農戶捐贈農藥肥料等配劑噴霧物資,着力促進作物種植增粒、增重、增産。

  聚焦守護糧食安全 加快多層次農業保險發展

  糧食安全事關國運民生,做好糧食作物風險保障始終是農業保險的頭等大事。寧夏人保財險堅持多措並舉,在春耕期間櫛風沐雨開展政策宣傳動員,搶抓農忙關鍵節點,推進農險承保工作,嚴格保障轄內農戶水稻、玉米、小麥等主糧作物“願保盡保”,並根據各級政府工作安排,不斷推進蕎麥、穀子、糜子、胡麻等地方特色糧油作物保險落地,積極以糧食制種保險穩步擴面,保障主要區域供種安全。2024年,根據自治區進一步優化種糧農民保險保障機制有關要求,寧夏人保財險在寧夏8個産糧大縣率先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擴面,使主糧作物保障程度由過去僅保障部分物化成本,向對地租勞動力等成本進行覆蓋,以更高標準築牢産糧農戶風險保障,各類糧油作物參保面積已達533萬畝,提供風險保障37.5億元,較同期提升了28.4%。

  得益於糧油作物保險的有效實施,當2021年自治區遭遇嚴重旱災,以及2023年自治區降雨較同期大幅下降的氣象條件下,寧夏人保財險針對這兩次嚴重旱災先後支付賠款2.3億元和1.3億元,極力挽回種糧農民的災害損失。2024年,自治區局部地區受到嚴重大風、冰雹侵襲,後續暴雨伴有短時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又大範圍席捲全區,災情汛情接連發生給多地種植産業造成較大影響。面對災害事故,寧夏人保財險迅速行動、能賠快賠,經過理賠查勘定損,預計賠款超億元,協同農業專家跟進災後調查,關注作物災後恢復及産量損失情況、確保應賠盡賠,切實發揮農業保險經濟補償功能和社會“穩定器”作用。

  “作物一天不收穫,種植險工作就一天不能放鬆,保險在助力今年糧食顆粒歸倉上還在進行時,而在今後持續優化糧食保障機制也沒有完成時。”寧夏人保財險負責人&&,“眼下寧夏糧食作物保險保障將向更深層次發展,寧夏人保財險正根據自治區規劃,加快推進三大糧食作物收入保險産品探索開發,着力把糧食價格市場風險也納入保障範圍,隨着後續在寧夏全面實施,糧食作物保險將實現基礎物化成本、完全成本、收入保險的多層次供給,有效助力本地種糧收益保障機制持續完善的同時,將進一步為全區種糧農戶‘旱澇保收’提供更堅實的風險保障支撐。”

  人保財險員工入戶開展承保驗標工作,確保特色産業保險願保盡保。

  築牢産業風險保障 推進區域特色保險提質增效

  實現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首要條件和重要基礎。寧夏人保財險積極響應自治區“六特”産業高質量發展布局,聚力實施特色産業“擴面、提標、增品”舉措,為寧夏高品質農産品生産築牢風險保障防線。

  黃金奶源乳飄香,肉牛灘羊美名揚。寧夏奶牛、肉牛、灘羊産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支持帶動農戶持續增收的重要依託。近年來,寧夏人保財險持續強化養殖險保險服務,不僅牲畜頭均保障額度處於全國較高水平,還率先推動肉牛、肉羊保險由過去僅保障成年奶牛、基礎母羊、基礎母牛等成年個體、繁育個體,向包含育肥羊、育肥牛在內的整個牲畜種群擴展,在全區範圍內實現了對本地牛、羊養殖産業生産全階段、標的全畜齡的風險覆蓋。截至2024年8月底,寧夏人保財險農業保險累計承保奶牛45萬頭、肉牛49萬頭、羊320萬隻,賠款3.7億元,較往年同期增長了15%。

  特殊的資源條件,使寧夏生産出享譽全國的高品質枸杞、葡萄酒等農産品,同時也推動林果類保險保障在寧夏農業保險工作中佔據特殊位置。為更好化解暴雨、霜凍、冰雹、病蟲害等主要風險,避免枸杞、葡萄在果實收穫及樹體越冬等關鍵時期發生嚴重損失,2022年以來,寧夏人保財險大力推進葡萄種植保險、枸杞種植保險發展擴面,並根據自治區有關政策規定,積極推動種植業與林業保險政策、技術融合,通過細化果實和樹體的保障服務,使釀酒葡萄、枸杞單位保障額度整體提高近40%,提升了保險保障水平,使其更加接近産業生産實際,助力擦亮寧夏“中國葡萄酒之都”“中國枸杞之鄉”金字招牌。

  寧夏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黃土高原夏秋冷涼蔬菜生産優勢區和冬季設施農業生産優勢區,近年來,寧夏露地蔬菜、設施蔬菜、西甜瓜等産業蓬勃發展。面對冷涼蔬菜豐富的作物標的種類、多樣的栽培生産類型模式,如何使保險保障有效覆蓋種植生産各風險環節,是寧夏農險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自治區各級政府政策引領下,寧夏人保財險堅持在做好番茄、黃瓜、辣椒等全區廣泛種植蔬菜品種風險保障的同時,不斷加強對吳忠黃花菜、中衛硒砂瓜、同心紅蔥、西吉西芹等縣(區)重點發展蔬菜品種的支持保護,並全力聚焦設施農業提供從作物保障到棚體設備一體的風險保障,實現對寧夏高品質冷涼蔬菜生産完整風險保障覆蓋,為寧夏品類多樣的蔬菜四季生産、周年供應提供有力保障。

  當前,寧夏多地結合資源稟賦持續做強“土特産”品牌。在中衛市沙坡頭區,較大的晝夜溫差和良好的光照條件,為優質的沙坡頭蘋果生産提供了充分資源,但近年來當地回春後寒流侵襲明顯加劇,驟發低溫霜凍極易給進入花期的蘋果造成嚴重損失。為紮實守護好這一特色産業,寧夏人保財險頂住蘋果保險連續承辦虧損壓力,2023年將蘋果保額由每畝800元提高至1600元,以更高的保障水平為果農降低風險損失,全年賠款2200余萬元。2024年,寧夏人保財險又與農業、氣象部門協同推進創新,專門針對蘋果低溫凍災,推動實現寧夏首單氣象指數保險落地,進一步鎖定造成蘋果損失的關鍵氣象因素,強化風險保障,堅定圍繞縣域産業政策,與農戶並肩攜手,同心同力抵禦局部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近年來,寧夏人保財險不斷完善縣域特色産業保險保障體系,在各縣(區)政府的有力支持促進下,農業保險對賀蘭淡水魚、彭陽煙草、靈武長棗、海原香水梨等特色産業的保險覆蓋範圍逐年擴大,各類區域特色産業風險保障得到持續增強。

  2021年,面對海原縣嚴重旱情,人保財險同有關專家開展損失查勘,以科學、快速、準確的原則推進大災理賠工作,加快損失確認,將賠款及時支付到戶。

  創新驅動保障升級 適應多元化風險防範需求

  農業保險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保險功能的持續完善。寧夏人保財險將聚焦滿足農戶多元化的風險保障需求作為當務之急,加快推動保險風險保障向更深層次發展邁進。

  “養殖業作為典型的重資産行業,資金投入大,投資周期長,生産經營過程中客觀存在的養殖和市場風險因素遠非人力所能干預控制”永寧縣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財政補貼農業保險,不僅對奶牛因災因病死亡損失進行賠償,還逐步將防範市場價格波動也列入保障範圍,大大緩解了企業壓力。”當前受國際環境和國內市場形勢影響,生鮮乳價格下行,我國奶業發展整體面臨階段性困難。為抵禦市場價格波動對奶産業發展造成衝擊,寧夏人保財險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持續深化生鮮乳價格保險研究,探索形成“生鮮乳+飼料”價差保險保障模式,2024年該險種首單已在永寧縣試點落地,對生鮮乳價格與飼草價格變化可能導致的經營損失形成綜合防範,給予養殖主體更全面的風險保障支撐。

  隨着農業生産力和生産效率的不斷提升,在發揮好傳統農業保險災害補償功能的基礎上,不斷增強農業保險輔助農産品市場價格調控,助力提升農業産業韌性已受到更多關注。按照自治區財政廳鼓勵創新開展農業保險試點有關工作安排,寧夏人保財險加快保險保障創新步伐,在紅寺堡區、惠農區、中寧縣、海原縣、利通區等地陸續落地肉牛價格保險、露地蔬菜價格保險、大豆收益保險、葡萄完全成本保險、枸杞價格保險等新型農業保險産品,持續深化寧夏農業保險保障層次,2023年累計提供風險保障4億元,同比增長90%,累計賠款近千萬元。

  在全力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服務保障的同時,寧夏人保財險積極嘗試通過補充商業性保險來滿足産業多元化風險保障需求,推進“保險+期貨”“政策性+商業性”保險保障模式發展。自2018年圍繞西吉馬鈴薯産業成功簽訂了寧夏期貨價格保險首單以來,持續通過保險、證券服務有效協同,不斷為更多地區集中收穫期作物提供市場風險保障,2024年在海原落地玉米期貨價格保險,進一步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種糧增收保險助力。在以其他商業險提升農戶風險保障能力方面,先後落地病死牲畜無害化處理成本保險、牛只巨災保險、蛋種雞保險、商業性林業碳匯價格保險等13款商業性産品,強化政策性農險風險保障補充,進一步豐富完善農業保險覆蓋標的種類和産品服務模式。

  人保財險分支機構向寧夏南部山區小學捐贈教學物資,以助學公益行動傳遞保險溫暖,鼓勵鄉村學子昂揚向上努力學習。

  延伸保險服務鏈條 深層次助力農民持續增收

  為持續發揮保險服務鞏固脫貧攻堅的作用,寧夏人保財險持續強化服務保障傾斜,在落實好對脫貧戶、監測戶農業保險自繳保費減半繳納政策的同時,聚焦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區),不斷細化服務舉措,下大力氣推動提升當地優勢特色産業保險滲透率。截至2024年8月底,已為3.5萬戶次脫貧戶、監測戶提供風險保障17億元。此外,為更好支持寧夏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區)有關農産品銷售增收,寧夏人保財險積極推動寧夏特色農産品上架人保消費幫扶平台,協助打開銷售通路,已累計幫銷各類特色農産品64萬元,助力當地優勢特色産業走出去,謀農民之利,解農民之憂。

  在中寧縣舟塔鄉孔灘村,寧夏人保財險進一步推動保險服務沿農業産業鏈延伸,助力當地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防範意外事故及自然災害導致枸杞加工廠房、烘乾設備、除濕機、待加工果品原料等各類資産損失。中寧縣舟塔鄉孔灘村經濟合作社主要負責人説:“隨着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以農産品更高的附加價值帶動周邊群眾致富的過程中,更要樹立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當前我們給村集體合作社主要資産上了保險,就是為了更好地守護村民的‘錢袋子’。”近年來,寧夏人保財險緊扣農業産業體系,發揮綜合風險保障作用,先後開發落地村集體企業綜合保險、鄉村社會化服務綜合保險、農産品加工財産綜合保險等一系列鄉村振興專屬保障産品,面向支農帶農富農的生産主體提供責任全面、費率適當、靈活優質的保險服務,圍繞壯大村集體經濟、農産品精深加工、新型農業社會化組織建設不斷加強保險服務跟進,為農民分享一二三産業融合帶來的增值收益夯實保障基礎。

  寧夏農業保險持續發展,也為促進銀行農業貸款資金安全提供了更有效支持,逐步對拓寬農業生産融資渠道形成積極助力。近年來,寧夏人保財險持續豐富保險服務農業産業的綜合性金融舉措,推動轄內各分支機構認真配合客戶、銀行根據不同貸款項目申請周期、規模細緻做好承保規劃,積極與借貸雙方達成“農戶—銀行—保險”三方服務協議,發揮農險風險保障作用,為農戶貸款申請提供便利,減少銀行資金審核發放障礙。截至2024年8月底,已落地融資增信農業保險保單近千筆,協助農戶及各類農業生産經營主體化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寧夏人保財險員工走村入戶,宣傳寧夏農業保險政策。

  持續提升服務能力 多措並舉推進風險減量服務

  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是保險發揮風險管理功能、保障農業生産安全的重要舉措。寧夏人保財險認真落實監管有關部署,不斷深化農業風險減量服務,在臨災準備方面,與各縣(區)政府積極配合,積極推廣小麥、玉米“一噴三防”農藥減量控害技術,組織開展林果産業社會化服務防災作業,強化主要災害預防;在災中響應方面,與自治區氣象部門密切合作,運用全區各氣象觀測站天氣實況數據進行查詢、統計、分析,加強氣象風險監控預警,主動介入被保險標的的風險管理,降低事故發生概率和損失程度;在災後止損方面,積極同農業專家推進災後生産恢復等有關技術的培訓推廣,及時為種植戶追肥施藥提供農資支持,協助養殖戶做好防疫消殺物資儲備;在組織宣傳上,大力推進農業農村領域安全宣傳“四進”活動,採取多種形式,深入農村、農民、企業、園區推進安全知識推廣,推進全方位、全覆蓋、精準化諮詢服務,提升農業農村各領域安全意識,遏制農村地區安全事故發生。近年來,寧夏人保財險已先後投入風險減量費用近千萬元,全力降低農業風險總量,為農戶創造更多價值。

  樸素而堅韌的農民用辛勞和汗水耕耘出纍纍碩果,為人民生活和國家發展奠定堅實物質基礎。面對各類農業風險,守護住農民豐收美好希望,就是保障群眾“米袋子”“菜籃子”“肉案子”供應安全,為經濟社會構建更穩定的環境。面向未來,農業保險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寧夏人保財險將始終踐行“人民保險、服務人民”初心使命,充分發揮保險功能作用,為寧夏加快鄉村振興樣板區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糾錯】 責任編輯:張潔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