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縣:做優做實文明創建“微實事”-新華網

永寧縣:做優做實文明創建“微實事”

2024-09-18 11:28:10
來源:永寧縣文明辦

  今年以來,永寧縣始終將“為民利民惠民”理念貫穿文明創建始終,以文明創建為抓手,依託創建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先後組織實施了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建設小微公園、人行道降坡改造等民心工程,促進城市不斷更新,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邁上新&階。

  “微治理”美了城市風景,讓城市“面子”更靚。

  電線、網線等各類纜線,一頭連着城市形象,一頭連着百姓生活,尤其在老舊小區裏,“飛線”頑疾看似小事,但涉及多個部門,居委會無法上手,物業也愛莫能助。永寧縣文明辦會同發改局、供電局、四大運營商等部門在團結小區現場辦公,誰的線纜誰的箱體,當場認領當場解決。如今,團結小區原本松垮垂蕩的線纜被整齊捆紮收納,整齊又美觀。

  近年來,永寧縣致力於將文明創建融入日常、化作經常,讓文明城市創建過程全民參與、成果全民共享。通過加強共享單車治理,對現有共享單車進行更新換代,引入先進的定位技術以實現精準停放,季節性投放為單車“瘦身”,投放共享單車2980輛,安裝頭盔配備率和上牌率均達到100%,讓共享單車成為城市流動的文明風景線。加強佔道經營和流動餐車安全檢查,對重點區域盯防、次要區域管控,全面整治違章佔道經營的行為,整治清理流動攤點593處。加強文明養寵宣傳教育引導,探索建立“文明養犬”行為長效管理機制,綜合執法局與團結西路街道10個社區聯合開展為期1周的文明養犬進社區活動,累計辦理犬證112張,年檢犬只43隻。在137個居民小區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2306個,打造垃圾分類示範達標小區68個,城市環境衞生品質逐步提升。

  “微改造”圓了群眾心願,讓城市“裏子”更實。

  “家門口多了一個小公園,早上起來能散散步,鍛煉鍛煉身體,在涼亭裏打打牌,我們的老年生活比以前豐富了不少呢!”團結社區徐建國笑着説道。近日,在永寧縣團結西路街道團結小區,一座佔地總面積約731平方米全新的小微公園正式亮相。社區通過走訪了解到居民希望建設文化活動場地的需求,利用小區空地建設了休閒長廊、涼亭,安裝健身器材,讓群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小微公園建成後,既滿足了居民的休閒娛樂需求,也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了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今年以來,永寧縣各級各部門堅持把文明城市創建與業務工作結合起來,與群眾切身感受和實際需求結合起來,實施啟元小區、玻璃廠小區、幸福巷片區、北橋巷片區4個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工程,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實施縣城市政道路隱患修復工程,重新施劃縣城內10條主要街道標識標線,完成縣城18條主次幹道160個點位整修,對26處非機動車輛停車位、40處共享單車停車位進行“降坡”,讓群眾停放非機動車更加方便,有效改善了居民非機動車停放秩序。

  “微服務”增了文化底蘊,讓城市“底子”更厚。

永寧縣以“文化熏陶+傳承培育”為思路,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通過文明實踐陣地載體,結合“我們的節日”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目前已開展群眾便於參與、樂於參與的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5200余場,惠及群眾25萬人次,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在活動中傳承節日習俗、感悟中國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立足群眾需求和縣域特色,舉辦各類群眾性文化展示展演活動,開展“文化惠民·四送六進”“湖城之夏”廣場文化季等文化活動86場次,放映公益電影500余場次,組織全民閱讀推廣活動90余場次,讓群眾在文化活動中獲得精神滋養、增強精神力量。

【糾錯】 責任編輯:姜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