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曬書、博物館亮寶、文化市集出攤……”8月10日上午,“閱游寧夏·絲路煥彩”文化惠民系列活動在寧夏圖書館啟動。
本次活動,由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寧夏圖書館、寧夏博物館、寧夏固原博物館承辦,寧夏圖書館學會及各市、縣(區)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協辦,旨在進一步發揮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陣地作用,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提高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
“閱游寧夏·絲路煥彩”文化惠民系列活動從8月持續至12月,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將組織開展文物展覽展陳、傳統曬書、書香市集、非遺體驗、夜讀分享、社教研學等主題場景活動。針對不同群體、各年齡段,以自治區圖書館、博物館為主場地,推出系列參與性強,有教育意義、可沉浸式體驗的文化大餐,為民惠民,豐富文化産品供給,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旅融合。
啟動儀式上,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發布了“跟着典籍游寧夏”特色旅游線路,推介了“跟着典籍游寧夏——山水篇”宣傳視頻。線路分為“山河為鑒 詩意銀川”“史話山水古韻石嘴山”等6條,通過典籍裏的記載,串聯起了寧夏山水自然景觀和人文情懷,包含賀蘭山岩畫、龍泉村烽火&、賀花馬池古城(朔方書院)等眾多特色旅游景點。
活動期間將開展多場主題展覽活動。其中,寧夏圖書館主辦的“中華同源·你我同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古籍展,從各民族共同開拓疆域、共同書寫歷史、共同創造文化、共同培育精神四個方面,精心遴選承載着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記憶的《史記》《漢書》《春秋繁露》等40部古籍實物和史料展板,展示中華民族最獨特精神標識的基因密碼。由寧夏博物館和福建博物院聯合舉辦的“和合共生——海上絲綢之路的印記展”,展示大海的自然之美、海與人的互動之美、海上貿易商品中滲透的藝術之美和通過文化交流和融合帶來的心靈之美。
“書藏有象·智化無窮”中華傳統曬書節活動,寧夏圖書館拿出珍藏的珍貴古籍文獻與廣大讀者見面,共賞古韻書香,獲得豐潤的精神滋養和智慧啟迪。“融學於趣·連接美好生活”研學社教活動,寧夏博物館、固原博物館利用暑期,針對少年兒童推出“我在寧博修文物”主題研學活動,通過展廳參觀、文博小課堂和文物修復體驗等環節,向青少年普及文物保護和修復知識,增強他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近年來,寧夏文化和旅游廳着力滿足群眾多樣化文化需求,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續改造提升了一批公共文化場館,全區現有文化館27個,公共圖書館27個、博物館75個,鄉鎮(街道)文化站245個。加快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創新打造一批融合圖書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沙龍等服務的“城市書房”“閱讀島”“文化驛站”等沉浸式、體驗式文旅新場景,讓公共文化服務直達基層,惠及群眾。全區年送戲下鄉惠民演出1600場次以上,開展“清涼寧夏”廣場文化演出1500場次以上,各級公共文化場館實現無障礙、零門檻向公眾免費開放,為群眾提供了更現代、更高效、更具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