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近年來,吳忠市利通區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把網格化精細治理作為深入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不斷提升城市基層治理精細化治理能力、精準化服務水平,構建基層網格精細化治理新格局。
堅持黨建引領 築牢頂層“硬保障”
一張網織密精細網格。聚焦“網眼過大”“組織覆蓋”等問題,按照服務300-500戶居民標準,將286個網格重新調整為369個,統一編碼管理,縱深推進“多網合一”。在老舊小區、分散難管、人員構成複雜的小區劃分“微網格”632個,並全部設置“網格長—專職網格員—微網格員”三級治理體系,通過縮小治理單元,提升精準化服務水平,推動社區治理向“精治”升級。
兩級推進落實責任入格。建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明確23個部門職責清單,加強跨部門工作統籌和協同聯動,建立健全權責清單,紮實開展基層賦能減負行動。持續完善“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單元紅管家”四級組織體系。推動符合條件的70個網格成立網格黨支部,196個網格成立黨小組,向最末梢聚能,落實各級責任,夯實精細治理基礎。
三支隊伍凝聚全員在格。按照每萬城鎮常住人口不低於18名社區工作者要求,配備596名社區工作者,同步建立後備人才庫。培育全科全能社工,目前利通區社區工作人員中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的達195人,發放一次性補助資金22.2萬元。選任4911名單元紅管家,將黨組織的“神經末梢”延伸到群眾家門口。社區工作者、專業社工、單元紅管家三支隊伍讓基層社會治理的專業力量不斷增強,專業化水平逐步提升。
創新治理模式 夯實服務“新模式”
網格服務讓民生服務“心連心”。堅持網格一線服務,讓“管事的人”來到居民家中,把服務送到群眾身邊。網格事務實行包乾負責制,把網格員公示在單元門口,把職責任務和服務承諾晾曬在樓道中,讓群眾隨時隨地看得見、找得到。統籌網格內社會組織、志願團隊等資源,通過黨員代辦、發放“便民百寶箱”等多種方式,為群眾提供養老認證、水電費代交等貼心服務,累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990個、圓夢“微心願”3127個,實現居民需求與服務精準對接。
網格驛站使暖心服務“面對面”。近三年,利通區給予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資金支持489萬元,“見縫插針”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間,將社區陣地延伸至小區,打造“紅哨聚音”“友鄰有家”“鄰聚裏”等網格黨群服務驛站66個,為黨員群眾提供集黨群活動、志願服務、居民議事、圖書閱覽、棋牌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陣地。一個個分佈在最小單元的網格黨群服務驛站,讓居民不出小區就能找到組織、享受到服務,網格員開展服務工作也有了“根據地”,實現居民大事小情網格議、矛盾糾紛網格調、暖心服務網格辦。
網格力量促解決民憂“點對點”。整合直管黨員、退休幹部、紅管家等力量,組建“1+3+N”網格隊伍,持續充實網格力量,引導基層黨員群眾深度參與基層治理。5589名在職黨員發揮“雙報到雙服務”作用,廣泛開展黨員亮身份、亮承諾活動,平時協助社區開展文明勸導、圓夢微心願等志願服務活動,遇到突發情況時,第一時間啟動平戰轉換防控機制,黨員真正亮相在網格、作用發揮在網格。
強化力量支撐 搭建基層治理“連心橋”
數據賦能實現智慧服務。整合“智慧黨建”“雪亮工程”“智慧社區綜合服務管理系統”等信息化&&,縱深推進“數字利通”建設,用信息化手段幫助網格員開展日常巡查走訪,累計收集各類數據60余萬條,手機端巡訪記錄39.8萬條,實現系統集成和信息數據互通共享,推動信息技術與城市治理深度融合、一體推進。
自治力量提升治理能力。社區黨組織通過探索先鋒管家團、樓委會、議事會等自治模式,發揮單元紅管家等紅色骨幹力量各自“專長”,共同協商解決居民群眾反映的物業難題。積極孵化各類社會組織,依託“民主議政日”“板凳會”“廊庭會”等議事&&建立自治隊伍79支,設立居民協商議事點65個,確保居民自治有方向。形成了“先鋒管家團”“單元紅管家”等城市社區治理典型經驗,累計解決居民停車難、污水管網破損、高空甩線等民生問題5400余件,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居民群眾由“站着看”變為“參與幹”,小區事務由“單一管”變為“共同治”,一批批有正能量的“熱心人”成為社區治理的“好幫手”。
雙向對接凝聚多元共治合力。以網格為&&,將社區、共建單位、物業公司、社會組織等組織有效凝聚起來,優化“聯合黨委”“五社聯動”機制,積極構建區域化共建體系,242家市、區兩級單位與社區簽訂“一書三單”,深化“聚焦百姓百件事”活動,2023年度,共建單位累計在環境整治、老舊小區改造、扶貧幫困等方面投入資金308萬元,為居民解決實事390余件,惠及10萬多名群眾,贏得百姓廣泛讚譽,真正形成共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聚焦為民服務 答好基層治理“滿意卷”
“村社聯建共富”提升社區治理人情味。利通區着眼城鄉地緣優勢,通過跨域組織聯建暢通村社共富直通車,梳理轄區內優質農特産品138種,通過居民微信群點單接龍購買、舉辦“利通集市”等載體,將優質新鮮農特産品銷往社區進入小區,實現産銷服務“零距離”。讓城市居民可以足不出戶,吃到帶着露珠、沾着泥土、帶着香氣的優質綠色果蔬和新鮮農特産品。“村社共富直通車”發車4個月以來,已實現聯農助農銷售農特産品4.1萬斤,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多便捷服務的同時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數字社區”推動社區治理現代化。為提高社區管理效率,提升社區數字化服務水平,滿足居民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在朝陽社區等6個社區打造6個“數字社區”樣板小區,通過配置硬體設備和信息化技術手段,提高社區管理和服務水平,實現智慧物業、智慧養老、平安社區等智慧化功能,讓社區治理更細緻、服務群眾更便捷、小區安防更完善,數字生活更全面,進一步推動社區治理現代化。
“社區合夥人”實現社區治理雙向奔赴。在金星鎮開元社區等6個社區,探索實施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治理“合夥人”模式,吸納規範共建單位、新業態群體、社會組織、愛心商家、社區能人等各類社會力量融合共建,為居民提供更專業、品質化的社區服務,補齊社區治理短板,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構建起新時代“人人參與,人人受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和諧氛圍,實現服務對象與治理力量相互成就的雙向奔赴,切實增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周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