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卷製作去繁就簡、提高效率,極大縮短制卷時間,成卷率同比增長80%,既有效實現了為基層幹部松綁減負和提質增效的目的,又更大限度激發了人民調解員的工作熱情。”7月18日,吳忠市紅寺堡區司法局紅寺堡司法所所長馬登基説。今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司法廳着眼打造基層法治建設最強陣地、最優品牌,全面落實自治區黨委為基層減負要求,為全區245個司法所松綁賦能、強基增效。
自寧夏全面落實基層減負相關工作要求以來,全區司法所不斷輕裝上陣,減負增效明顯,基層“降壓”的背後帶來的是司法所持續聚焦各項職能作用發揮,更好為群眾提供優質的法治服務。“今年司法所參加各類會議較去年減少40%,利用視頻會議系統實現就地參會,真正讓基層工作者‘少跑路’,多在一線服務群眾。”馬登基説。
自治區司法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廳積極推進司法協理員全國試點工作,把司法協理員納入全區“就業創業促進年”活動專項計劃,實現全區22個縣(市、區)245個司法所司法協理員配備全覆蓋,在全國率先達到司法所與司法協理員1:2配備比例,有效破解了長期困擾司法所的人少事多“老大難”問題。着力破解基層司法所“小馬拉大車”問題,從清理規範制度“小切口”入手,實現工作制度由50項精簡至11項,以最大限度“瘦身”為群眾提供更便捷優質的服務。針對困擾人民調解4類案卷製作程序繁瑣等問題,會同財政部門及時修訂製作標準,將製作之前的數頁卷宗簡化為正反1頁紙。
同時,寧夏聚焦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人員反復登錄等問題,打通“寧夏人民調解綜合管理&&”與“寧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系統”數據壁壘,推動一次錄入、全網共享,確保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人員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具體工作中,全面提升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質效。固原市司法局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科科長朱繼林告訴記者,減負以來,他和同事們將更多時間和精力用於為基層群眾提供優質的法治服務,該市65個司法所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由2023年同期的94.8%上升到2024年的99.1%,同比上升4.3個百分點,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記者 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