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李俊鎮雷&村紅色教育基地——仁存渡口,時不時的傳來孩子們嬉戲打鬧的聲音。走近一看,原來是村民們帶着孩子在此賞花游玩。只見他們一會在花田裏奔跑,一會俯下身子輕撫綻放的花兒,一會兒又來到仁存渡口碑前了解關於仁存渡口的歷史。
“九曲黃河萬里沙,萬里黃河渡口多”。位於永寧縣李俊鎮雷&村的黃河仁存渡口,是寧夏平原上的千年古渡。今年以來,永寧縣深入挖掘仁存渡口紅色文化旅游資源,重點實施有效治理和保護,最大限度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産業,促進紅色文化旅游與綠色生態、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推動千年古渡蝶變展新顏。
建強紅色陣地,賡續紅色血脈。李俊鎮積極籌措資金對雷&村老村部進行提升改造,打造成為仁存渡游客中心,推進紅色文旅提質增效,講好紅色故事,宣傳紅色文化,將紅色記憶一代代傳承下來。同時完善周邊配套設施,對濱河大道至游客中心破損路面進行維修改造,暢通游客游覽觀光線路。
提亮環境底色,扮靚鄉村顏值。永寧縣李俊鎮先後多次組織動員全鎮15個村,1000余名村“兩委”班子、黨員以及群眾進行“大兵團作戰”,對濱河大道兩側環境衞生進行集中清理整治;對仁存渡口紀念碑周邊環境進行精細化管理,種植紫花苜蓿花卉2畝,全面提升、美化人居環境,用“新顏值”提亮紅色古渡基礎,扮靚群眾幸福底色。
厚植文化沃土,奏響振興樂章。雷&&心村利用仁存渡口紅色文化資源,打造村史館,館內收藏石磨、爬犁、牛車等老物件,手工愛好者還製作捐贈沙盤,沙盤上能夠清楚地看到解放軍從仁存渡口橫渡黃河解放寧夏的路線圖。村史館每月接待周邊村莊、企事業單位參觀學習的人員百餘人次,進一步激發大家愛黨愛國情懷和幹事創業的熱情。
下一步,李俊鎮將依託游客服務中心打造農特産品電商直播間及特色産品展銷區,通過電商&&不斷拓寬李俊鎮特色農産品銷路,助力農産品“出圈”,以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同時,以仁存渡口為核心,以居民村落為載體,整合多方資源,打造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文旅融合標誌性展示地、黃河文化宣教基地、中小學生研學基地、採摘露營地等,配套生態停車場,促進鄉村振興,最大限度地釋放歷史文化資源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