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因籃球運動而精彩-新華網

固原:因籃球運動而精彩

2024-07-08 13:44:21
來源:寧夏日報

  在賽場上,籃球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它在運動員的掌中跳躍、旋轉,每一次巧妙的配合、激情的對抗和高難度的命中,都激起觀眾席上的熱烈歡呼。“好球!”“加油!”的呼聲此起彼伏,如同海浪一般,激情在空氣中瀰漫,點燃了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7月的驕陽下,陜甘寧蒙革命老區農民籃球邀請賽暨固原市和美鄉村農民籃球大賽(村BA)市級決賽在原州區如火如荼地展開。12支球隊,6天的激烈角逐,這不僅是技藝的較量,更是鄉村風采的集中展現。

  在固原,籃球運動被時代賦予新內涵,“村BA”不再僅僅是一項運動,它更是一種生活,一種文化,一種精神。在這裡,每一次籃球的跳動,都是固原人民心中最美的旋律。

體育場內座無虛席。

  籃球之名,點燃生活激情

  “大家快來看,這次比賽在新建的露天體育場舉行,球隊來自寧夏各地,還有陜西、甘肅、內蒙古的,打得多精彩啊。”68歲的王明清,用他的鏡頭記錄下比賽中的每一個精彩瞬間,分享給親朋好友,讓籃球的熱情跨越屏幕,感染每一個人。

  無兄弟不籃球。在固原,籃球運動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成為凝聚力的重要來源。不論老少,都能在籃球場上“露兩手”,展現出“村村有球隊,月月有活動、人人是球迷”的濃厚籃球文化氛圍。

  籃球比賽期間,觀眾的熱情空前高漲。每場比賽幾乎座無虛席,觀眾的歡呼聲、加油聲此起彼伏,形成一股強大的聲浪,為運動員們加油鼓勁。社交媒體上,關於固原市籃球比賽的討論和分享異常活躍。

突破投籃。

  固原市的籃球熱情,數字是最好的證明:62個鄉鎮、794個村莊,公共籃球場全覆蓋,超過50萬人參與,494支校園籃球隊和300支村級球隊,共同編織着固原籃球夢的宏偉圖景。

  “去年我們隊來西吉參加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西北賽區選拔賽,加上這次邀請賽,我真切感受到固原人民對籃球的熱愛,幾乎每場比賽都座無虛席,這讓我特別感動。”7月6日,陜西省寶雞市高新區磻溪鎮籃球代表隊教練黨海龍,一到邀請賽現場就被熱烈的氛圍所震撼。

籃下爭奪。

  在固原,籃球運動如同一顆火種,點燃鄉村的激情與活力,成為連接每個人心靈的橋梁。正如固原市政府相關負責人所説,固原的“村BA”不僅是一項強身健體的運動項目,還是火熱的生活寫照。

  籃球之魂,鑄就鄉村新風貌

  “村BA”始於籃球,卻不止於籃球。籃球運動的普及,讓當地村民在籃球場上找到歸屬感和榮譽感,也讓籃球成為鄉村文明的新象徵。

  “通過舉辦籃球比賽,明顯增強了村民的凝聚力,大家在一起看球説球,視野打開了,心裏的疙瘩也解開了,村莊更加團結、更有活力。”原州區黃鐸堡鎮和潤村村民米永軍如是説。

  米永軍是一位籃球愛好者,得知黃鐸堡鎮組織籃球隊參加全市和美鄉村農民籃球大賽,和村裏20多人組團觀賽,從早到晚,他們在中河賽區和三營賽區之間穿梭,享受着籃球帶來的歡樂。

帶球突破。

  “籃球運動不僅為人們提供了強身健體的機會,還帶動了文明鄉風的建設。”米永軍説,村籃球場建成以來,大家閒下來就聚在一起打籃球,很少喝酒、打牌了,家庭和諧、鄰里和睦。

  籃球大賽不僅是體育競技的展示,更是體育精神和民族團結的體現。賽場上,運動員們展現出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賽場外,不同民族的運動員和觀眾之間交流互動,相互了解,促進團結。

  “投籃!”“組織快攻!”賽場上,運動員你追我趕,激烈拼搶,毫不留情。“老馬,你好。”“老王,你好。”賽場外,又成了好久未見的老友大型見面會,不同民族的運動員們握手、擁抱、問好。

投籃防守。

  “籃球運動中的團隊協作、勇於拼搏的精神,與固原人民團結奮進、不畏艱難的精神相契合。”固原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籃球賽事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促進各族群眾之間交流與團結,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籃球之橋,連接城鄉發展

  “打籃球,吃紅梅杏,‘杏’好第一。”體育場館內,籃球比賽如火如荼,場館外農産品直播銷售門庭若市。炎熱的天氣下,汁水飽滿、唇齒留香的紅梅杏,在主播的推薦下,深受消費者青睞。

  籃球運動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為固原市的鄉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通過籃球賽事的舉辦,帶動了當地的旅游、餐飲、住宿等産業的發展,提升了鄉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時,籃球賽事也為農産品提供了展示和銷售的機會。

運動員品嘗紅梅杏。

  “可以發往重慶嗎,能保證新鮮嗎?”“終於能吃到家鄉的味道了,我要訂購兩箱。”看著網友們紛紛下單,來自彭陽縣的果農方登峰笑着保證:“大家放心,我們肯定挑選品質最好的杏子發貨,全程冷鏈運輸,保證新鮮。”

  相比直播間生意火爆,比賽場館門口的農特産品展位也不遑多讓。“正宗的紅梅杏,先嘗後買,不甜不要錢。”農特産品經營者母小花放開嗓子喊着,成堆的紅梅杏旁,還放着成箱的牛肉乾、馬鈴薯粉絲等農副産品。

  “聽説在中河舉辦籃球賽,我購進紅梅杏,又從家裏拿了些貨,在比賽場館前銷售。開場賽當天上午,凈收入300多元,比賽打完掙個2000元不成問題。”母小花開心地説。這些産品不僅為賽事增添了色彩,也為當地農民和手工藝人提供了展示和銷售的&&。

  籃球之夢,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籃球大賽期間,固原市各縣區的特色農産品和文創産品得到充分展示。從原州區的鄉村美食、西吉好東西到彭陽的紅梅杏,再到涇源的黃牛肉和隆德的泥塑磚雕,每一樣都展現了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

  用餐時,黨海龍特地品嘗六盤山黃牛肉,飯後水果選擇紅梅杏。“牛肉肉質很嫩,口感鮮美。紅梅杏名不虛傳,我們那邊也産杏子,但確實沒有紅梅杏這麼好吃。”黨海龍&&下次帶家人來固原旅游,專門感受一下固原美景和美食。

場上爭鋒。

  “借助‘村BA’熱度,為本地特色農産品銷售拓寬渠道,助力農民增收致富,把鄉村體育賽事變為推廣優質農産品的舞&,進一步提升本地農特産品知名度。”固原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固原,籃球運動已成為觀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窗口,一場場“村BA”,不僅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質量,是連接過去與未來、鄉村與城市的橋梁。

  籃球之力,助農文旅深度融合

  “一下車就感受到一股清涼還有滿目綠色,特別舒暢。”岳文婧和她的同事們帶着50多件文創産品來固原參展,被固原深厚的歷史文化所傾倒。

  在固原,籃球比賽不僅是一場體育競技的盛宴,更成為推動農業、文化和旅游業融合的重要紐帶。通過籃球賽事,成功地將體育精神與地方特色文化相結合,不僅豐富了游客的體驗,也提升了固原市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走進固原,認識固原,了解固原,歷史文化是序章。一首名揚中外的光輝詩篇《清平樂·六盤山》,一回載入史冊的將&堡勝利會師,一段傳為佳話的“單家集夜話”,一場別有意義的青石嘴戰鬥,一次將&堡新長征路的偉大號召,讓固原深深印刻上永不磨滅的紅色印記。

文創産品。

  姚河垣遺址實證了3000年前西周王朝對西部疆域的統治,戰國秦長城、古蕭關見證着秦皇漢武巡邊察疆的邊塞雄渾,須彌山石窟、波斯鎏金銀壺等文物遺産印證着古絲綢之路的繁榮景象,楊氏泥塑、魏氏磚雕等非遺傳承至今,映襯着這座城市的悠悠歷史、綿綿文化。

  六盤兒女幾十年如一日精心呵護六盤山這座高原綠島,“純手工”打造的整地林帶可繞地球赤道三圈半,“靠苦力”建設的旱作梯田被譽為最美大地“指紋”,孕育出“為綠而生、向綠而行”的“三苦”作風,在寧夏乃至全國的生態建設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固原市特有的“紅色、綠色、古色”文化交融互鑒,形成了推動農文旅融合的特色稟賦,既有佔寧夏旅游“半壁江山”的特色文旅業態,也有“千年農耕文化傳承”和“優質生態資源賦能”形成的特色産業體系,更有産業融合發展催生的特色農副産品、文創優品。

精美手工藝品展示。

  比賽期間,福建、陜西、甘肅、內蒙古四省區的文化旅游、博物館等部門和單位受邀前來,開展文藝表演、非遺體驗等活動,促進體育賽事與農文旅深度融合,把賽事活動帶來的“流量”轉換為經濟的“增量”。“回去後,我一定會多宣傳固原,讓親朋好友來這邊看一看。”岳文婧説。

  固原的籃球熱,始於籃球,卻遠不止於籃球。在這裡,它是鄉村活力的體現,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是鄉村振興的縮影,是鑄就鄉村新風貌的力量,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引擎,是共繪鄉村振興新畫卷的色彩。(記者 剡文鑫)

【糾錯】 責任編輯:姜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