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展現勞模工匠的引領作用,寧夏總工會於7月3日在吳忠市啟動“‘向新’而行勞模有為”——勞模工匠助企助農助教行活動。旨在激發職工的創新活力,推動發展新質生産力,為寧夏的千余名勞模、工匠人才搭建起服務橋梁。
此次活動圍繞“三個行動”展開:助企行、助農行、助教行。活動緊密對接企業、鄉村、學校的實際需求,通過精準匹配“資源清單”與“需求清單”,實現服務的有效對接。活動前,通過多渠道徵集,整理出38項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並邀請了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針對性服務。
在助企行中,數控機床及焊接技術專家走進吳忠儀表、吳忠中創自控閥等企業車間,現場指導技術難題,為企業提供技術革新建議。同時,積極參與職工技能培訓,傳授數字化系統知識,為企業培養高級技術人才貢獻力量。
助農行則聚焦鄉村振興。在吳忠市利通區軍琴家庭農場田間地頭裏,農業勞模專家面對面解答農民在西瓜種植中的困惑,手把手傳授農機農藝融合生産、輕簡化栽培等現代農業技術,幫助農民提高種植效益。
助教行方面,勞模工匠走進吳忠工匠學院,通過分享自身工作經歷和感人故事,激勵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此外,中醫專家和心理輔導師還為企業職工和周邊群眾提供了義診和心理健康服務,增強了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寧夏瑞科化工有限公司的車間主任李小龍説:“正是有了這個交流平台,我們的技術難題才得到了有效解決。”據統計,活動現場共提出解決方案10條,合理化建議和意見36條,開展專題講座3場,為300余名職工群眾提供了健康義診服務。
自治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勞模工匠“助企助農助教行”活動將持續5個月,採用縱橫雙向組隊模式,組建由勞模、工匠、專家等組成的服務隊伍,為企業、鄉村、學校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支持。通過技術服務、技能培訓、經濟指導等多種形式,推動産業技術進步、職工創新創造和新質生産力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