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寧夏宣傳展示系列活動6月10日在寧夏鹽池縣九曲民俗文化園舉行。活動的主題為“保護文物 傳承文明”。
活動現場公布第七批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39項和擴展項目名錄36項,開展“品多彩非遺·享美好生活”集中展示和交流互鑒,組織廣場舞大賽和文物打卡、投壺游戲普法宣傳等活態文物保護宣傳展示活動。寧夏百餘項非遺代表性項目、近200位代表性傳承人齊聚鹽池,開啟一場“品鑒非遺美、探訪非遺味、共赴非遺游”的雙向奔赴。
此外,區內外20余家文化旅游、傳媒、貿易電商等企業現場觀展、簽訂購銷意向,共促非遺好物助力文旅消費,為文化遺産融入現代生活、綻放時代光彩注入“薪”動力。
為進一步營造文化遺産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6月初至7月上旬,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統籌全區文旅系統開展文化遺産宣傳展示系列活動,打造以吳忠市鹽池縣為主場、各地級市為分場、縣(市、區)區全面聯動的“1+4+N”系列宣傳展示新矩陣。
據悉,除主場活動外,各地聯動開展文化遺産保護成果展示展演、非遺購物節(美食節)、非遺“六進”等49項180余個宣傳展示活動,共同呈現寧夏文化遺産保護成果,在全社會積極營造保護文物、珍愛文物的濃厚氛圍。
銀川市採取“線上+線下”的方式組織“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宣傳展示活動啟動儀式,舉辦“暢享非遺歡樂購”非遺購物節;石嘴山市惠農區舉辦“多彩非遺·芬芳惠農”等多場文藝演出;吳忠市同心縣策劃開展第二屆秦腔花兒大賽、非遺展示展演宣傳展示活動;固原市原州區開展非遺進廣場、進校園活動,組織固原民間古建築營造技藝、刺繡等11個非遺代表性項目展示展演;中衛市沙坡頭區組織開展“小荷尖尖映沙坡”非遺進校園特色成果展示活動,組織48所中小學校、幼兒園在中衛市文化廣場集中開展非遺作品展示展演。
近年來,寧夏積極探索推進文化遺産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共挖掘各類非遺資源5667項,現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2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8項,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67名,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289項,非遺工坊44家,非遺保護傳承基地141家,中國非遺研培計劃參與院校3所,寧夏非遺物質文化遺産研究基地1個,自治區級文化生態保護區5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