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陽縣:發揮革命老區精神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建設-新華網

彭陽縣:發揮革命老區精神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建設

2024-05-31 18:46:18
來源:寧夏鄉村振興局

  彭陽縣是革命老區欠發達縣和國家重點幫扶縣之一。2023年,彭陽縣申請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全力推動建設紅色堡壘産業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示範區。

  示範區以全域紅色資源片區為紅色堡壘區,傳承紅色基因,繼承革命老區傳統,弘揚革命老區精神,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構築革命老區“紅色堡壘”。以沿線鄉村建設為抓手,開發具有特色的鄉村紅色文旅産業帶;以發展姚河海子垣冷涼蔬菜産業園區為核心,建成具有特色的綠色冷涼蔬菜産業帶;以庭院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打造具有特色的高質量庭院經濟産業帶。

  堅持以産業振興為切入點,探索老舊設施農業園區改造利用新路徑。示範區堅持把産業振興作為重中之重,立足紅河流域冷涼蔬菜産業發展優勢,積極探索老舊設施農業園區改造利用新路徑,全力推動鄉村産業提質增效。在園區改造中,優選優化日光溫室建設棚型,統一建設標準,將原有舊棚棚內凈跨度7米改為10米的大跨度宜機作業的新棚型日光溫室。同時,集中連片改造維修老舊日光溫室441棟,提升設施裝備水平,改善老舊設施生産性能,鞏固全縣設施蔬菜生産面積。

 堅持以綠色家園為主方向,探索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積極打造紅色堡壘産業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示範區,突出發展以紅梅杏為主的庭院經濟,推行“綠色+”模式、做實“美麗庭院+”文章,巧用“小資金”撬動鄉村“大發展”,實現以庭院“小美”助推鄉村“大美”,讓村民房前屋後閒置資源“活”起來、生活環境美起來,充分釋放庭院經濟發展新活力。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政府服務,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建立“庭院 經濟+綠化美化+環境整治”的模式,示範區創建庭院經濟示範村5個,發展以農戶庭院四旁為主栽植紅梅杏12650棵,果園面積219畝,涉及農戶271戶,形成可借鑒的帶動農民增收、群眾參與度高的庭院經濟高質量發展彭陽模式。

  堅持以村集體組織為突破口,探索‘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利用彭陽生態建設成果,用好生態資源,發展林下特色經濟板塊,做強生態雞、紅梅杏特色産業,建立“黨支部引領‘兩山’創新實踐基地建設”發展模式,推動村集體經濟持續壯大,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增動力、添活力。

  新集鄉白草洼村、上馬洼村黨支部充分挖掘林下資源,盤活山林資源,做足林下“文章”,發展林禽産業,白草洼村建立林下生態雞養殖基地,朝那雞年度飼養量達到20000隻,同時帶動50戶“2060”示範戶飼養朝那雞3000隻;上馬洼村以探索退耕還林地為主的集體林地統一經營模式,林上山杏適度高接改良紅梅杏,建立100畝紅梅杏園,全面推進向生態要經濟。

  堅持以農民增收為落腳點,完善聯農帶農利益鏈結機制。完善“資産增收、産業增收、就業增收”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將專項資金形成資産量化確權到村集體,引導企業與村集體經濟組織“捆綁式”合作運行管理和維護,資産收益用於壯大村集體經濟並向農民分紅,積極鼓勵當地有意願有能力的農戶直接種植大棚蔬菜實現産業增收,園區改造後吸納當地農戶務工實現就業增收。新集海子垣設施農業園區改造後提供村年集體資産收益140萬元以上,帶動周邊農戶400餘人入園務工增收400萬元以上。

【糾錯】 責任編輯:姜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