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吉縣委、縣政府爭取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4000萬元,建設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會師勝地將&堡鄉村振興項目,項目總投資5431.83萬元,圍繞産業基礎設施提升、公益性基礎設施配套、紅色旅游産業發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4方面實施4類項目。
發揮産業優勢,打造冷涼蔬菜産業示範帶。推動將&堡鎮因地制宜形成“山區養牛羊、川區種蔬菜、鎮區搞商貿、全域做旅游”的産業格局。按照“全産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多業態打造”的發展思路,全面開展肉牛産業、馬鈴薯産業、雜糧(油料)産業、冷涼蔬菜産業提檔升級專項行動,建設現代冷涼蔬菜設施農業示範園,新建日光溫棚26座、採摘棚8座,改 造提升舊日光溫棚90座,配套建設道路、給排水、供電等配套基礎設施。
現代示範園的建設進一步完善了當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改善了優質蔬菜基礎育苗條件。新建日光溫棚年租金收益85萬元、舊日光溫棚年租金收益27萬元,解決務工100餘人次、年務工收入360余萬元,有力提升村集體經濟收益和解決群眾務工,探索以工代賑“農推”模式。
改善人居環境,打造宜居宜業舒適區。深入推進示範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百村示範、千村整治、萬戶清潔”行動,積極推行路長制、 林長制、河長制長效機制,堅決遏制“亂”的現象、改善“臟”的面貌、轉變“差”的印象。實施紀念園周邊紅色旅游環境整治和會師路至紅軍寨道路兩側改造及S312毛溝橋頭至深岔村段道路兩側環境整治工程。
示範區建設以來,共拆除殘垣斷壁8531米,清理“三堆”、砂石堆5200余噸,清理生活垃圾、建築垃圾12000余噸,清理溝渠河道69條217.6公里,整治亂搭亂建231處,修整路基、護坡53公里,修整樹坑13000余個,修補圍墻43處,綠化道路45公里。
狠抓鄉村治理,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示範區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探索推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1133”(建強1個功能型黨支部,用好1個綜治中心平台,健全排查、化解、考核3項機制,建立問題、責任、整改3張清單)工作機制,有效推動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推動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
積極落實基層治理“1+6”方案。深化落實排查、化解、考核機制,全力補齊基層治理短板,探索出基層治理“1133 ”工作機制。示範區成立功能型黨支部,進一步強化黨對基層治理工作的領導。
挖掘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旅游新業態。錨定紅色全域旅游,緊緊依託示範區深厚紅色文化底蘊、多元文化底蘊和紅色革命勝地,現有將&堡鎮會師紀念園、三軍會師紀念館、紅軍寨等紅色旅游場所,主要以黨性教育、旅游講解和觀賞為主,每年接待人數超過105萬人(次)。2023 年將&堡紀念園被命名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下一步,西吉縣將以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示範區建設為契機,不斷加強項目建設的後續管護運營,進一步健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老區樣板展現西吉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