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工程攻堅戰 | 甘肅青土湖:沙漠湖泊“重生記”-新華網

“三北”工程攻堅戰 | 甘肅青土湖:沙漠湖泊“重生記”

2024-05-27 17:12:23
來源:光明網

  編者按:“三北”工程攻堅戰啟動近一年以來取得了哪些進展?近日,記者跟隨“三北”工程攻堅戰在行動·媒體行活動,深入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三大標誌性戰役一線,探訪“三北”工程建設的新成果新實踐、新舉措新探索。

  水波蕩漾,蘆葦蒼蒼,位於民勤連古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青土湖水域裏,時而能聽到清脆鳥鳴。

青土湖面有水鳥飛過(李欣哲 攝)

  誰能想到,上世紀50年代,這裡曾一度完全乾涸,遍地沙丘,滿目荒蕪,“沙上墻、驢上房、地撂荒”。

  青土湖距民勤縣城80公里,是石羊河的尾閭湖。

  據史料記載,西漢時期青土湖水域面積4000平方公里,史稱豬野澤。隋唐時期,演變成了東海和西海,水域面積1300平方公里,明清時期正式稱為青土湖,當時水域面積400平方公里。

  然而,自1924年以來,青土湖再無較大洪水匯入,水域面積逐年縮小,直至1959年,由於因氣候變遷和人為影響,這裡完全乾涸。

  青土湖的乾涸使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裏沙漠在此形成合圍之勢,造成該區域風沙肆虐,形成了13公里的風沙線,每年以3米到5米的速度向民勤綠洲逼近,成為民勤北部最大的風沙口。

乾涸的青土湖(資料圖片)

  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實施以來,民勤縣在全縣和青土湖區域進行大規模的生態綜合治理,開展沙化土地治理、固沙造林、生態輸水生態修復等工程,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06萬畝,固定流沙14.3萬畝,人工造林17.1萬畝,累計向青土湖輸水4.2億立方米,並通過移民搬遷、退耕還林等措施促進生態自然修復。

青土湖湖水清澈(李欣哲 攝)

  經過治理,青土湖區域生態環境明顯好轉。

  如今的青土湖,已經從乾涸的沙漠湖泊變成了一片水草豐茂的綠洲,地下水位由 2007年的4.02米回升到現在的2.87米,水域面積由2010年的3平方公里增加到現在的27.65平方公里,形成127平方公里的旱區濕地。

“確保民勤不成為第二個羅布泊”(李欣哲 攝)

  民勤作為河西走廊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成功阻擋了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裏沙漠的合攏,確保了當地生態安全。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態恢復項目的實施,讓青土湖在沙漠中復活,保護民勤不成為第二個羅布泊,彰顯了民勤生態治理的決心。

  在“三北”工程等生態治理項目的持續推進下,更多沙漠將變成綠洲,更多湖泊將重現生機。(記者 李欣哲)

【糾錯】 責任編輯:張潔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