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游寧夏·悅享生活 | 來寧夏吃什麼?本地老饕告訴你-新華網

暢游寧夏·悅享生活 | 來寧夏吃什麼?本地老饕告訴你

2024-04-28 22:09:35
來源:寧夏文化和旅游廳

  寧夏,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下衍生出無數特色美食,讓人垂涎欲滴。如果你熱愛美食,那麼,一定要來寧夏。

  寧夏人,無辣不歡

  寧夏人有多愛吃辣?是吃碗拉麵都要加4勺油潑辣子的程度,是吃個白饃都要蘸着辣醬的程度,是把辣椒從綠吃到紅的程度,用寧夏話形容就是:“一頓不吃辣,寡滴不行行~”

  寧夏人對辣的迷戀,不分四季。

  寧夏的辣,辣得全面——爆炒牛肉、辣爆羊羔肉,是幹辣椒與青辣椒合力催生的辣意;羊雜碎,顯眼的是羊油辣子;羊肉臊子面、揪麵片上漂着紅辣油;還有剁椒配沙湖大魚頭、幹紅椒搭黃河鯉魚,看兩種辣味如何與魚香“共舞”。

  寧夏的辣,還辣出花樣——“辣爆一切”,是寧夏人燒烤攤的標配;辣糊糊火鍋,是寧夏娃兒的“獨家記憶”;而吳忠麻辣燙,“沾燴拌炒”四種不同吃法,是寧夏人對“麻辣”的理解與追求。

  寧夏人不光能吃辣,也是名副其實的肉食愛好者,羊肉作為寧夏人最愛的肉食之一,吃法也是多樣。

  由於肉質極嫩且無膻味,寧夏人為了體驗羊肉本真的味道,還會刻意將手抓放涼,製成具有寧夏特色的涼手抓。

  爆炒羊羔肉也是寧夏一道地道的風味美食。

  選用生長到2個月的羊羔子爆炒出來的羊羔肉口感細膩、味道鮮辣,加入本地酸菜、粉條、辣椒等輔料作為調和,絕對是羊肉菜品中的下飯神器。

  羊雜碎,很多外地人沒聽過,卻是寧夏人的“心頭好”。當你走進寧夏的羊雜碎店,一定會被詢問,要純羊雜還是面肺羊雜,本地人一定會告訴你,帶上面肺才是一碗完整的羊雜碎。

  面肺、羊肝、羊肚、羊腸、羊頭洗凈切碎,下鍋翻煮出奶白色的湯汁,盛入碗中撒上蔥花香菜、挖一勺炸好的羊油辣子放入碗中,用筷子攪拌一番,就有了這一碗熱氣騰騰、鮮香四溢的羊雜碎。

  羊雜碎之外,白水羊頭不可不吃。

  寧夏的白水羊頭不是東部地區精緻細膩、切片裝盤的羊頭肉,而是按個銷售的整個羊頭,水煮之後的羊頭軟嫩醇香,不膻不腥,但凡是吃過的都對此讚不絕口。

  暖鍋,是寧夏隆德地區的特色美食,屬於民間的一道煲仔菜肴。

  主料全是家常菜,以白蘿蔔片為主,配以豆芽、粉條、豆腐等配料,再用五花肉、排骨、牛肉等來蓋面子,最後澆上上好的高湯,滿滿一鍋的美味。

  涇源蒸雞,取材於涇源當地山水滋養的黃皮公雞。

  將面搟成與蒸籠一樣大的餅,再將拌好的土豆丁均勻放在餅上,然後將腌制好的雞塊放在土豆丁上,最後將熱水加菜籽油潑在雞塊上,面餅鎖邊,封住湯汁,整個造型看起來更像是具有涇源風味的“披薩”。

  吃的時候,挑其中的雞肉,再夾上一塊肉下鋪着的卷餅,入口的瞬間雞肉鮮嫩酥爛,伴着綿密的土豆,油而不膩,粉質香糯,鹹中帶甜。

  清燉土雞各地都有,寧夏有名的清燉土雞要數中寧棗園的清燉土雞。

  土雞選擇棗園放養的土雞,將土雞放入鍋中清燉,快熟時加入面筋、粉條和平菇,一盆清燉土雞端上來濃香四溢。

  麵食,佔據寧夏半壁江山。

  寧夏羊肉臊子面以面白、韌細、湯紅、色鮮、味香而聞名,潔白柔韌的細絲長面澆上用羊肉原汁、羊肉丁和新鮮蔬菜燴成的湯,再淋上辣椒紅油,面精肉鮮,風味獨特,讓人食欲大增。

  羊排小揪面,麵片筋道,嚼勁十足,湯麵中的羊排不僅增加了湯的鮮美,而且吃起來肉香濃郁,是碗中的精華。

  扁豆子面,寧夏中衛特有的傳統美食,麵條入口順滑利落,還糅合着扁豆子的沙爽,湯汁有濃濃的豆子味,味道很獨特,一碗下肚,胃裏暖暖的。

  蒿子面採用純手工製作,從用料、和面、捍麵、切面、炒臊子到沏湯等程序均講究精細。和面的時候要摻上適量的野生植物沙蒿籽兒磨成的“蒿面子”,讓面柔韌爽嫩,香筋可口,佐以羊肉臊子食用,別有一番風味。

  生汆面也是寧夏重要的麵食之一。麵片亮白勁道,湯裏輔以肉餡丸子、粉條等佐料,湯味濃厚,吃一口,味道回味良久。

  雞血面是將雞血與面混合和面,手工切成麵條,燴到清燉的土雞湯中,麵條光滑筋道、湯清味醇,一碗下肚,美滋滋~

  寧夏小吃知多少

  寧夏有着地道的風味美食。美食中又以各式小吃最具地方特色,典型的有馓子、油香、餡兒餅、糠麻丫子、鞋底糕、羊盤腸等。

  寧夏人擅長炸制馓子,每逢過節,大家都會炸馓子招待客人,饋贈鄰里。

  將精麵粉加入鹽水柔和,反復揉壓後,搓成粗條,抹上食用油放入盆中醒面。待油鍋熱時,將麵條製成環狀,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撈出晾幹即可使用。寧夏的馓子看上去黃鮮鮮,聞起來香噴噴,吃起來脆甜甜,堪稱佳饌。

  寧夏的油香雖薄卻耐放,放在陰涼處十天半個月的,越放越沙,久置後食用竟有另一種風味,搭配上腌辣椒等小菜食用最是可人。

  燴小吃也是寧夏的一大特色。將形狀相似的夾板子、豆腐、粉條、面筋、菠菜、丸子等再加上清瑩的湯,一鍋燴成,總讓人忍不住多喝幾碗。

  炒糊餑是當地著名的小吃,特點是製作方便,配菜豐富,香、辣,嚼起來很有口感。一份炒糊餑,足以鎮住寧夏人的味蕾。

  糖麻丫不是鴨,它是記憶中的香和甜。

  “糖麻丫和鴨肉無關,是一種用面做成的甜點,因為外形、顏色看上去像烤鴨,所以我們本地人就叫糖麻丫。剛出鍋的糖麻丫,甜而不膩,綿軟又有嚼勁,咬上一口,那伴着蜂蜜香味的滋味不覺讓人幸福感爆棚。

  餛饃是寧夏獨特風味麵食,薄厚均勻,色澤光亮,吃起來又脆又酥,甜美可口;餅香濃郁,誘人食欲;不易破碎,便於攜帶。

  肉粘飯是一道外地少見的寧夏特色美食。

  烹飪中將牛羊肉、洋蔥、胡蘿蔔等炒制後,與米同蒸,製成的一種介乎於粥與飯之間的半固體粘飯。米飯顆粒飽滿圓潤,吸附滿湯汁沾上肉碎,入口芳香四溢,分量也是很大。

【糾錯】 責任編輯:張潔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