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漫步在黃渠橋鎮黃渠橋村“低埂巷”,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墻繪散發出濃濃的文化氣息。一墻一風景、一墻一文化,形象生動的墻繪扮靚了黃渠橋村新面貌。
黃渠橋村先後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自治區鄉村治理示範村等榮譽稱號。近年來,黃渠橋村借助紅色美麗村莊建設,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文化、發展紅色産業,逐步探索出一條紅色文化引領綠色發展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近年來,黃渠橋村成立勞務公司,從事餐飲門店垃圾轉運、泔水糞污收集處理、公益設施維護等業務,去年,該村集體經營性收入21.6萬元。

街巷煥然一新
“我們村與紅光村、侯家梁村、四渠村成立聯合黨委,實施紅色農事體驗園項目,發展設施採摘農業,探索‘紅色黨建+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同時,將紅色旅游開發與特色美食提升相結合,實施餐飲服務提升23家,打造地標産品餐飲融合示範店11家,成功舉辦五屆羊羔肉美食文化節,特色美食産業進一步優化。”黃渠橋村黨支部書記石海榮説。
在黃渠橋村,紅色文化資源滋養着一代代村民。如何將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黃渠村開始了新探索。
該村實施紅色文化展示區建設項目,建成紅色教育基地、廉政警示教育中心、鎮黨校、村黨群服務中心等,同時將低埂巷、東街老巷子改造成集黨建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於一體的示範巷。
通過深入挖掘紅色故事,編制宣傳手冊,拍攝紅色宣傳片,舉辦各類文藝演出、“紅色歷史舞&情景劇”等文化演出10余次,開展紅色文化知識競賽、紅色宣講、黨員教育培訓班等教育活動50余次,動員支部黨員講好黃渠橋紅色故事,擦亮紅色文化底色,進一步探索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鄉村振興的基本路徑,讓村民自發、自覺地去傳承紅色文化,使紅色文化效能更深入人心。

文化氣息十足的彩繪墻
有了紅色文化賦能,該村還通過落實門前“三包”制度,實行“紅旗鼓勵、黃旗警告”,定期開展環境衞生整治,宜居宜業宜游美麗村莊初見成效。以紅色美麗村莊、自治區高標準重點小城鎮建設和109改擴線為契機,實施經一路緯三路建設、文化街改造提升、特色美食街區改造提升、傳統村落改造提升、鎮區生活污水管網改造提升、小游園、南入口景觀標識等項目,村莊發展框架基本形成,村莊面貌大為改觀。
正值晚秋,漫步黃渠橋村街巷,遠處田園金黃一片,房屋鱗次櫛比,在藍天白雲、綠水青山的映襯中,構成一幅美麗鄉村畫卷。(記者 何耐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