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來了鄉村振興工作隊,環境好了,産業興了,村民富了——企業幫扶“不歇腳” 村莊建設鉚足勁-新華網

村裏來了鄉村振興工作隊,環境好了,産業興了,村民富了——企業幫扶“不歇腳” 村莊建設鉚足勁

2023-09-12 10:00:00
來源:寧夏日報

  “我算了一筆賬,明&村自駕游營地正式投入運營將近1個月了,旅游者購買村民飼養的豬牛羊雞肉500余斤,蔬菜400余斤,村民增加收入3萬多元,徹底打消了他們當初對建設營地的顧慮。”日前,張建寧拿着自己的工作“記賬本”向記者説道。看到村民們自家産的綠色農産品受到前來汽車營地休閒度假的旅游者的青睞,作為寧夏石化公司鄉村振興工作隊駐村第一書記,張建寧心裏別提有多高興。

  西吉縣位於寧夏六盤山西麓,屬黃土高原乾旱丘陵區,人們稱之為寧夏南部山區,也是寧夏鄉村振興工作重點關注地區。2020年年底,繼脫貧攻堅戰取得重大勝利後,寧夏石化公司黨委以“不歇腳”的企業擔當,繼續肩負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一重大歷史任務,以助力“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目標,認領了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鄉濱河家園五村、吳忠市利通區上橋鎮澇河橋村、西吉縣將&堡鎮明&村鄉村振興對口幫扶工作。寧夏石化公司黨委分別委派駐村第一書記,帶領鄉村振興工作隊駐紮鄉村振興點。

寧夏石化公司鄉村振興工作隊在田間查看莊稼長勢。

  “西吉縣以前是全國有名的貧困縣,受益於國家連續幾十年的政策支持,這裡已經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我們要幫助村‘兩委’找到更多的致富方法,帶領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寧夏石化公司明&村工作隊一到任,就立即與村“兩委”對接,尋找新的致富道路,爭取幫扶資金和物資200余萬元,並重點關注脫貧攻堅期間的130家困難建檔立卡戶、村裏的孤寡老人和上學兒童,挨家挨戶走進村民家裏了解情況,開展日常幫扶慰問,關心兒童健康成長,為孤寡老人送去生活物資和慰問金,為在校學生送去學習用品,並邀請公司員工大學生子女前往村裏講課,現身説法引導孩子們學習成長,贏得了村民們的稱讚和信任。

  西吉縣將&堡鎮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萬里長征後的勝利會師之地,明&村距離將&堡鎮僅3公里,如何將紅色文化資源優勢延伸至明&村,張建寧和同事們開始了仔細盤算。

  “我是一個熱愛旅游的人,關注到這幾年鄉村旅游的興起,明&村歷史感厚重,自然風光秀美,民風淳樸,土特産綠色環保,這是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張建寧和同事們向村“兩委”和村民們提出挖掘文化旅游資源的想法。然而,村民們並不熱心,他們認為明&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落後農村,留不下人,誰會到這裡來旅游消費。面對村民們的不理解,工作隊沒有放棄,他們利用各種機會幫助大家了解外面的信息,做通大家的工作,並從鎮政府爭取到160萬元、從寧夏石化公司爭取到120萬元資金支持,從2021年中開始了汽車營地的建設。經過了近2年的推動,2023年6月20日,明&村汽車營地正式投入運營。投運之前,張建寧和同事們一起前往旅游者眾多的隆德縣,發放旅游宣傳單,做起了明&村旅游地的義務講解員。

  在工作隊的努力下,一批批旅游愛好者來到了明&村。正如工作隊員們預想的那樣,他們不僅喜歡這裡的環境,還為明&村帶來了眾多商機。

  “旅游者來自全國各地,很多人喜歡住民宿、買特産,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喜人的消費收入,對營地運營來説,這只是起步探索階段。”張建寧説。村民們不僅打消了之前的顧慮,還打算擴大自家養殖規模,滿足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産品的需求。村委會也將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開展民俗民宿開發、養殖指導等一系列工作。西吉縣領導來到明&村汽車營地實地調研並提出,汽車營地的項目在其他村也可以借鑒推廣,形成互聯互通優勢。

  “工作雖然很苦,也有很多難處和委屈,只要心裏裝着責任、裝着老百姓,鄉村振興工作就一定能做出成績。”張建寧説。(記者 張慈麗)

【糾錯】 責任編輯:張潔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