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美麗寧夏綠色基底——《關於推進荒漠化綜合防治 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的實施方案》解讀-新華網

厚植美麗寧夏綠色基底——《關於推進荒漠化綜合防治 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的實施方案》解讀

2023-10-12 09:04:29
來源:寧夏日報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十三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推進荒漠化綜合防治 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的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完成荒漠化綜合防治和“三北”六期工程治理面積311萬畝。到2027年,累計完成481萬畝;到“三北”工程六期末,累計完成820萬畝(含100萬畝鹽鹼化耕地治理)。到2035年,全區生態功能全面完善,生態産品供給能力全面提升,厚植美麗寧夏綠色基底。

  寧夏三面環沙,是全國荒漠化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治理荒漠化任重道遠。針對全區自然資源稟賦特點,方案提出要搶抓寧夏全境地處黃河“幾字彎”片區和“三北”工程全覆蓋的“雙優勢”,因地制宜、分類施策。

  “方案充分考慮地理單元連續性因素,強化跨區域聯防聯治,統籌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一體化保護修復,圍繞防沙治沙主攻方向,加大推廣應用行之有效的‘小方格’模式力度,實現防沙治沙這一‘大成果’。”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徐忠説,按照方案規劃,圍繞防沙治沙,寧夏將在騰格裏沙漠開展鎖邊固沙阻擊戰,加快寧蒙邊界騰格裏沙漠鎖邊固沙林草帶修復,推進環香山丘陵&地區域灌草補植,治理面積108萬畝。在毛烏素沙地開展流動沙地殲滅戰,實施活化沙地綜合治理、沿黃支流水土保持系統治理等措施,治理面積228萬畝。同時,在北部綠色發展區開展北部鞏固提升整體戰,加快賀蘭山國家公園創建,構建共建共治、協同監管的自然保護地管理體系;實施引黃灌區農田防護林網、黃河護岸林改造提升,治理面積146萬畝。在中部乾旱帶打贏中部擴面增綠陣地戰,實施羅山保護區生態保護修復,開展中部乾旱帶灌草植綠,退化灌木林補植補造和平茬復壯,退化草原補播改良、飛播種草,治理面積110萬畝。在南部水源涵養區打贏南部護綠涵水系統戰,實施六盤山水源涵養林建設、灌木林改喬木林、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推進小流域系統治理,加快六盤山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完成治理面積228萬畝。

  此外,寧夏將着力提升城鄉綠地總量,加強城市綠地綠網建設和鄉村綠化美化,推進銀川、吳忠、固原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通過規模化建設特色經濟林産業基地,推廣沙生灌木資源利用,發展森林康養等新興朝陽産業,有序推進“光伏+”治沙模式,防沙之害、用沙之利。全面提升禁牧封育監管能力,建設四級禁牧封育信息化監管平台,開展科學利用草原試驗工作。實施河湖濕地生態保護修復行動,建立河湖濕地分級名錄,嚴格濕地資源總量管控,強化濕地分級管理,構建目標統一、部門協作、全民參與的河湖濕地生態保護修復格局。

  此外,寧夏將圍繞荒漠化綜合防治,建立部門工作協調機制,以“三北”六期工程規劃為引領,聚焦用地、用水、科技支撐等六個方面,共同推進各項治理措施落地落實。“我們還將通過定期開展的督查、調度進展情況,對任務未完成的單位和責任人員進行追責問責,並依據相關規定進行組織處理或調整。”徐忠説。(記者 張唯)

【糾錯】 責任編輯:張潔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