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寧夏港澳&&、寧夏文化和旅游廳聯合主辦的兩岸暨香港新聞交流活動結束。本次活動的主題為“賞悅寧夏·非遺之旅”,旨在以非遺文化為媒介用心用情傳播傳統文化,繪聲繪色講好寧夏故事。
伴隨着羊皮筏子漂流在母親河上,演員幽默的語言和西北特色的歌聲引來陣陣歡呼,別具一格的“黃河舞&”給媒體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期五天的活動中,媒體人先後前往銀川、中衛、固原切身體驗寧夏非遺文化。在銀川感受扎染、刺繡、賀蘭硯和皮藝非遺項目中特有的寧夏韻味;在中衛市中寧縣和沙坡頭旅游區體驗黃羊錢鞭、蒿子面和羊皮筏子非遺項目中蘊含的黃河文化;在固原參觀傳統建築營造技藝,感受寧夏山區的文化沉澱。
此外,媒體人還深入固原隆德縣,走進老巷子,了解彩塑非遺文化故事,領略高&馬社火的獨特風采,與非遺傳承人們探討非遺項目在扶貧過程中做出的貢獻。
據介紹,媒體人通過體驗寧夏的國家級、自治區級、縣級非遺項目,深入了解了非遺項目為鄉村振興做出的貢獻。非遺項目傳承人們發揮自身積極性和創造性,將非遺項目普及到群眾中,促進文化遺産保護的同時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鄉村振興帶來更多機會和助力。
【糾錯】 責任編輯:張潔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