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寧縣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
|
www.nx.news.cn
2021年12月17日
來源:
新華網
|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立足群眾所需所盼,以學為先,壓實責任,強化合力,走基層、聽民聲,解難題、辦實事,紮實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中寧縣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圍繞四大提升行動、“四權”改革等重點工作,梳理縣級為民辦實事項目2批113項,已辦結110項,辦結率達97.3%。各鄉(鎮)、部門(單位)累計確定為民辦實事3156項,已辦結2998項,辦結率達95%。 深入推進為老服務、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婦女關愛行動和殘疾兒童康復等利民惠民項目。新修道路220余公里,改造抗震易居住房1635戶。恩和鎮紅梧村土地整治、大戰場鎮小番茄育苗基地、喊叫水鄉枸杞種植供水工程等重點民生項目建成投入使用。 “為全面實施城鎮居民收入提升行動和農民增收致富提升行動,我們創建自治區級創業孵化園區1個,新增就業崗位1156個,帶動就業2296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和婦女創業貸款843筆1.2億元,完成職業技能提升和創業能力培訓6000餘人次,培育勞務中介組織100余個,輸出剩餘勞動力2.14萬人。”中寧縣就業創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主任劉學斌説。 在實施教育質量提升行動方面,中寧縣大力推進“互聯網+教育”等八大工程,新擴續建中小學校、幼兒園15所,將127名優秀骨幹教師分流到移民地區學校工作,深化教改教研,力促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實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動,建成“互聯網+醫療健康”一體化服務&&,選聘194名骨幹醫生到村衞生室工作,醫療機構派出25名縣級醫療專家到鄉(鎮)衞生院坐診帶教,完成家庭醫生簽約服務16.39萬人。實現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促進醫療信息與疾病防控、婦幼保健、衞生監督、緊急救援等公共衞生工作相融合。 “全縣建成並掛牌運行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6個鄉(鎮)文明實踐所和8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註冊志願者45090名,志願服務隊416個,儲備志願服務項目149個。組織開展志願服務活動4000余場次,服務群眾18萬人次,打造‘老康論理’‘小新幫辦’‘老兵集結號’等30余個品牌。”中寧縣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晶説。 中寧縣還重拳整治“中梗阻”等突出問題。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基層黨建全面提升年等重點工作,打造黨建示範點24個,紮實開展“六查六強”行動,組織12個鄉(鎮)133個村黨支部查改問題1096條、補短板1600項。 2021年中寧縣一項項有力的惠民舉措彰顯着為民初心。 ——相繼實施中車、萬山、中電、佳洋等項目29個,總裝機規模達到2774MW。 ——新植枸杞4.5萬畝,新增標準化生産基地240個,研發新型實用科技成果6項,推出特膳、酵素等新品20余種,實現70余種産品産業化生産,加工轉化率達35%。 ——用水權改革已完成有關工程水資源論證報告和文件起草,土地權改革完成部分基礎&賬,排污權改革已完成3個環節工作,山林權改革5個配套文件已全部印發,枸杞不動産權證已開辦。 ——熱電聯産集中供熱主線管網建設、清潔取暖“煤改電”、清水河綜合治理、工業園區(西區)污水管網建設、太陽梁鄉垃圾填埋場(一期)等環保項目已建成投入使用…… “我們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有機統一,及時總結提煉辦實事中的成功經驗,用制度固化成果,提升辦實事成效,着力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長效機制。”張晶説。 |
(責任編輯: 姜雪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