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衛市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www.nx.news.cn   2021年12月16日  來源: 新華網
 
 

  “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志願者,我幫你。”“我是共青團員,我加入。”……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堅持以悟思想為根本,以辦實事為重點,以開新局為目標,努力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為民辦實事、解難事的實際行動,進一步增強黨和人民的血肉&&,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實走心、見行見效,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場場熱氣騰騰的宣講會,一次次緬懷革命先烈的紅色之旅,一件件解民憂聚民心的民生實事,讓共識在宣講中增進、思想在學習中昇華、力量在互動中凝聚。

  堅持高位推動,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有序推進

  中央及自治區黨委動員部署後,市委及時召開常委會會議、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領導小組會議,全面部署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同時制訂《關於在全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等,明確時間表和任務書,統籌有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確保各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全市各級黨組織深入學習中央及自治區黨委黨史學習教育相關會議、文件精神,把上級部署與中衛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先後制發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工作方案、具體安排等,進一步壓實職責任務、明晰工作流程、規範運行程序,形成了自上而下、層層推進的工作機制。全市廣大黨員幹部把潛心自學作為重要基點,把專題學習作為重要載體,在學習上堅持常態化,重點學習《論中國共産黨歷史》等規定書目和重要參考資料,通過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幹部理論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形式開展深入學習。目前,開展“主題黨史學習教育”“節日裏的黨史學習教育”“群眾黨史學習教育”等各類活動6800余次,10萬多名黨員幹部群眾參加了黨史學習教育網絡答題活動,在全市上下樹立了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鮮明導向。

  從嚴從實的巡迴指導,是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的有效措施。中衛市組建1個督導組、31個巡迴指導組和155個行業指導組,深入各級參學單位了解黨史學習教育進展情況、做法成效,發掘工作特色亮點,及時糾正問題偏差,累計開展巡迴指導3000余次,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方向不偏、勁頭不松、力度不減。

  築牢思想根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深學細照感悟思想偉力,以學促知築牢信仰之基。

  全市各級黨組織把學習牢牢抓在手上,結合實際開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堅持全面系統學、深入思考學、&&實際學,進一步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組織開展宣講活動,是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的有效形式和有力抓手。中衛市圍繞黨的百年歷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等專題,組建市、縣(區)兩級宣講團16個,面向機關、企業、學校、社區、農村開展分眾化、互動式宣講5000余場(次),舉辦沙坡頭大講堂、朔方人文科學大講堂16場(期)。突出青少年群體、聚焦基層老百姓、發揮老同志作用,通過理論分享、百姓名嘴、文藝演出、紅色故事會等特色“宣講+”形式,把“講道理”和“講故事”結合起來,讓基層群眾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教育引導廣大黨員群眾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

  根據自治區黨委安排部署,中衛市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開展了“傳承黨的百年光輝史基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活動,通過突出專題學習、主題宣講、培訓教育、實踐活動等,在傳承黨的百年光輝史基因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為了擴大學習教育的覆蓋面,中衛市堅持網上網下相結合、書本實物相結合,不斷創新學習方式方法,用好“學習強國”APP、網站、《中衛日報》、電視、廣播等&&,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抓好黨員幹部學習,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進入尋常百姓家。同時,中衛市深入挖掘整合資源,免費開放中衛博物館、海原縣非遺基地博物館,並充分運用孟長有烈士紀念園、南河子烈士紀念公園、“關橋堡會議”遺址、關橋堡紅軍井等紅色教育基地,就近開展體驗教學、主題黨日等活動,讓舊址遺址成為黨史“教室”,讓文物史料成為黨史“教材”。

  創新載體抓好主題活動,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活動中凝聚奮進力量。中衛市把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和群眾宣傳教育充分結合,開展了“兩優一先”推薦評選表彰、紅色電影展映、慶祝建黨100周年理論徵文等工作,舉辦了“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主題文藝晚會、“詩意塞上 歌頌黨恩”黃河詩會等群眾文化活動17項,特別是在青少年中開展了“青春向黨”“童心向黨”主題教育活動,賡續紅色血脈、共創歷史偉業的氛圍日益濃厚。

  辦好民生實事,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見行見效

  “我和老伴都上了年級,腿腳不方便,今年的廁所改造工程實實在在讓我們老兩口受益,坐便器乾淨衞生不説,我們還少受不少罪。”沙坡頭區常樂鎮康樂村村民周文貴指着今年院子裏新蓋的衞生間高興地説,今年,沙坡頭區實施的“治污、改廁、綠化”一體化工程,康樂村內“三堆”和違建全部清零,40%的群眾用上了水衝廁所和天然氣,就連房前屋後也種滿了樹苗,居住環境有了很大改變。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最終要落腳到為民辦實事上來。

  深入基層走訪調研,才能把情況摸清、問題找準。市四套班子帶頭下沉基層調研,推動解決群眾關切的“關鍵小事”143件,承諾辦理的涉及文化教育、醫療健康、社會救助等10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深入開展“察民情、聽民聲、解民憂”大走訪、大排查活動,市、縣(區)、鄉(鎮)、村(社區)四級聯動,摸清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高質量完成67個老舊小區、廣場和特色街區等改造工程,新建改建充電樁2000個、免費公廁15個,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母嬰室、志願服務崗實現全覆蓋,解決正豐“斷頭路”“飛線充電”等老大難問題。

  着眼“需求普惠性”,改善民生暖民心。實施“四大提升行動”,集中力量破解城鄉居民增收致富、就業創業等民生領域突出問題,全市財力的70%以上用於民生事業。完成120公里農村公路、1.05萬戶農村衞生廁所、4081戶抗震宜居農房建設;發放扶貧小額信貸6.4億元,實現轉移就業13.56萬人,安置鄉村公益崗位1300個;新建改建公辦幼兒園13所,增加幼兒學位3600多個;市衞生應急物資儲備庫等公共衞生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全市接種疫苗逾146.77萬人次。

  着眼“發展高質量”,打好改革主動仗。持續推進“四權”改革,為294家企業、商家辦理取水許可證,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確權登記面積358.5萬畝,頒證率達99%,核發排污許可證259家,督促企業完成排污許可登記1404家;持續鞏固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成果,統籌推進“四塵共治”“五水同治”“六廢聯治”,大力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有序推進壓砂地退出和生態修復,新增植樹面積42萬畝;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一網通辦” “一窗受理”等便民舉措,受理各類政務事項85.6萬件,一件事一次辦4118件,企業登記審批時間由20天壓縮到0.5個工作日內,行政審批效率大幅提升。

  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産業發展開新局謀新篇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推動中衛高質量發展,中衛市結合實際,明確發展“六大産業”,建立市級領導包抓機制,全力推動各産業發展。

  力促深度開發枸杞、奶産業、肉牛等“原字號”産業。中衛市自覺扛起叫響“中國枸杞之鄉”品牌責任,大力實施基地穩杞、龍頭強杞、科技興杞、質量保杞、品牌立杞、文化活杞“六大工程”,建設中寧國家級枸杞檢測中心,完成新植枸杞5.7萬畝,成功舉辦第四屆枸杞産業博覽會,簽約枸杞種植、加工、銷售等重大項目84個,簽約金額68.55億元。光明乳業奶牛養殖全産業鏈、伊利2.5萬頭奶牛養殖場、中國(寧夏)良種牛繁育中心等項目順利推進,着力打造“中衛高端肉牛之鄉”“中衛黃金奶源之鄉”。

  升級改造新能源和新材料、冶金製造和精細化工“老字號”産業。中衛市積極爭取中衛工業園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實施中車喊叫水200兆瓦風電、衛鋼200兆瓦光伏等新能源發電項目,全市新能源並網裝機容量達到766萬千瓦、佔全區29%。堅持擴大增量和優化存量並重,重點抓好錳基、鋁基、化工新材料産業,利安隆年産6000噸復配造粒技改、科豪高品質陶瓷大板節能與智能化綜合技改等項目建成投運。華禦29萬噸離子膜燒鹼技改項目已試車,寧鋼年産140萬噸雙高棒、三元中泰餘熱發電技改、渝豐化工年産9萬噸LNG、宇光能源120萬噸焦化等項目加快推進。

  發展壯大雲計算和大數據、文化和旅游、交通物流“新字號”産業。建成亞馬遜、美利雲等6個大型數據中心,服務器裝機能力達到60萬台,雲計算和大數據産業效益逐步凸顯。推動文旅産業深度融合,沙坡頭景區沙療中心投入運營,前三季度全市接待游客767.9萬人次,同比增長38.9%。成立了西部陸海新通道寧夏運營公司並開通專列,中衛至西安“沙坡頭號”高鐵專列常態開行,前三季度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18.23億元,同比增長40.7%。

  回首百年輝煌路,砥礪奮進新征程。如今,黨史學習教育如春風細雨,滋潤着中衛大地,全市廣大黨員將持續深入“學黨史”,貫通融合“悟思想”,砥礪初心“辦實事”,接續奮鬥“開新局”,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奮力譜寫中衛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責任編輯: 姜雪城)
0100703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68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