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新聞時政市縣圖片視頻訪談社會專題旅遊悅讀書畫電力數據新聞微場景原創
寧夏頻道 > > 正文

平羅縣:讓綠色成為高品質發展的靚麗底色

2021年12月13日 09:28:56 來源: 寧夏日報

  近日,記者驅車沿著平羅縣崇崗鎮賀蘭山週邊生態修復項目區環山而上,挖掘機和工程車裝運回填渣土、平整低洼地面,企業紅藍相間的廠棚和新栽的樹木相映成景……“我們的腳下是一座渣山,以前從企業運出的廢渣都堆放在這裏,我們通過分層、換土,在渣山打造出一片新景色。”崇崗鎮鎮長谷亮告訴記者。

  高山如父,江河如母。平羅縣錨定“三年見成效 三十年披綠裝”目標,努力構築賀蘭山東麓綠色生態屏障,進一步搶抓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機遇,圍繞生態綠化、“雙碳”“雙控”、污染防治三場硬仗,堅定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戰役,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一抹新綠 一片希望

  站在賀蘭山沿山段和崇崗煤炭集中區的山上放眼望去,數千畝國槐、金葉榆等樹木傲然挺立。

  “在別的地方種樹可以‘三分種,七分管’,但在這裏就得‘一分種,九分管’。這裏的樹種以耐寒且成活率高為主,而且得在樹坑摻入土和肥料。”谷亮説。

  賀蘭山平羅段南北長15公里,東西平均寬3.4公里。圍繞賀蘭山沿山段生態修復、煤炭集中區環境綜合整治和石銀高速崇崗出口東側綠化項目,平羅縣採取縣處級領導包項目、部門(鄉鎮)包片區、業務部門包技術指導等形式,堅持點線面結合,一體推進賀蘭山平羅段生態保護修復,植樹造林4700余畝。

  在石銀高速公路崇崗出口東側綠化項目區,工人正在用水泵抽水,金葉榆、國槐樹木在清澈的水中形成美麗的倒影。

  從留存的航拍圖中不難看出,平羅縣崇崗鎮東部、姚西路南側、烏瑪高速公路東側相交會處曾是垃圾灘。平羅縣在整治中,共植樹造林1200余畝,栽植苗木3.5萬株,並拆除了3家鋁廠和拌和站。

  “項目二期將重點實施經果林、灌木等苗木栽植,滴灌管網布設,魚塘改造提升等,栽植苗木1.3萬株,並將4個湖的水係連通,到那時,垃圾灘將會變成生態園。”項目負責人説。

  通過實施一個個生態保護項目,園區綠化面積大幅提升,基本形成賀蘭山與園區之間的天然屏障。

  由“黑”到“綠”華麗蛻變

  住在賀蘭山腳下,卻望不到山的面容,這是崇崗鎮崇勝村村民過去的感受。

  “以前空氣裏都是黑灰和黑煙,樹上結的蘋果都成了黑蛋蛋,得用洗潔精洗好幾遍才能吃。因為污染,果園越來越少。如今,經過整治,果園又多了起來。”崇崗村黨支部書記劉俊感慨道。

  崇崗煤炭集中區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涉煤企業最多時近1000家,豐富的煤炭資源帶來了財富,也帶來了粉塵和煙霧。

  2018年以來,平羅縣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治理“散亂污”工業企業,累計投入整治資金20億元,企業由587家整合到103家,建設各類標準化車間196萬平方米。

  如今,行走在崇崗煤炭集中區的大街小巷,處處清爽整潔。企業建設儲煤倉,廢渣廢料不再隨便堆放;坑坑洼洼的水泥路變成了寬闊的柏油路;一片片經果林重新出現在藍天白雲之下……崇崗煤炭集中區歷經一次次蛻變,為周邊的農村帶來了生態紅利。

  夏、秋兩季,崇崗鎮常青村遊客盈門,或採摘紅樹莓,或攝影拍照。近年來,常青村像是璞玉被拂去了蒙塵,舊貌換新顏。

  “集中區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推開大門霧濛濛的,只有灰;現在推開窗,滿眼是美景。”武威市型形煤化有限責任公司平羅分公司總經理王永平説。

  在政策引導下,崇崗煤炭集中區的一批企業紛紛提檔升級,迎來了新的發展空間。政企共建造林5800畝,改造道路、管網、防洪堤壩43.5公里;收儲土地4500畝,可實現收益2.6億元;整治後,年稅收2.08億元,增加0.21億元,經濟效益明顯增加。(記者 李良)

[責任編輯: 張潔龍 ]
010070310010000000000000011118541128156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