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新聞時政市縣圖片視頻訪談社會專題旅遊悅讀書畫電力數據新聞微場景原創
寧夏頻道 > > 正文

趙亮:用實幹回應百姓期盼

2021年12月08日 10:13:59 來源: 寧夏日報

  檔案:趙亮,現任石嘴山市惠農區紅果子鎮黨委書記。工作17年來,先後擔任惠農區園藝鎮鎮長、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文明辦主任、育才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等職務。曾先後榮獲石嘴山市優秀黨務工作者、石嘴山市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先進個人等榮譽,用勤懇敬業的人生書寫了共産黨員的初心使命。

  感言:説實話、辦實事、求實效,把幹事創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為群眾辦實事上,始終把群眾的利益維護好,把群眾的急難愁盼解決好,不斷贏得群眾的信任與支援,這是我工作的最大動力。

  12月6日,石嘴山市惠農區紅果子鎮黨委書記趙亮來到轄區的綠色食品加工科技創業園區,了解幾個新落地項目的進展情況。

  “我們要做好項目服務的‘店小二’,通過‘一企一策’精準服務項目、企業,確保項目審批、落地等環節的順暢。”趙亮説。

  39歲的趙亮在基層工作一幹就是17年,不論崗位如何變動,他總能保持對群眾的親勁、抓工作的韌勁和幹事業的拼勁。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為了把發展思路變成實際行動,趙亮在園藝鎮工作期間,始終主動下沉一線,走到田間地頭、走進農戶院落,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先後完成村莊道路硬化、供水改造等民生項目10余個。

  漸漸地,這位幹部成了群眾貼心的“娘家人”,老百姓有話願跟他講,有困難願找他幫忙。他成功化解了遺留10多年的建材廠徵地信訪問題,牽頭組織重新鋪設警苑小區下水管道,徹底解決小區多年來排水不暢的問題。

  跟土地打交道久了,趙亮被同事稱為農村工作的“活字典”。

  走進園藝鎮底埂村的熱帶水果大棚,火龍果、長果桑等熱帶水果挂滿枝頭,每逢周末便會有四面八方的遊客前去採摘。

  由于地處城郊,土地零散、資源利用率低、年輕勞動力流失嚴重等問題一直制約著底埂村的發展。

  2018年,趙亮多次走村入戶調研,對底埂村面臨的發展困境進行全面了解,帶領鎮村幹部借鑒各地發展經驗,最終決定在底埂村建設獨具特色的“南果北種”種植基地。

  同時,積極爭取自治區財政廳扶持村集體發展試點資金200萬元,打造集特色農業、休閒、採摘、銷售為一體的生態休閒觀光園,探索出一條“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村民+基地”的城郊村發展新模式,為底埂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惠農區育才路街道銀河苑社區幹部的心目中,趙亮就是脫貧攻堅的“火車頭”。

  銀河苑小區是“十二五”期間首批搬遷入住惠農區的勞務移民集中安置小區,基礎設施差、信訪矛盾突出,一大堆問題擺在面前。

  作為土生土長的惠農人,趙亮克服了語言溝通障礙,練就了一口西海固口音,也掌握了群眾很多真實的情況和想法。

  “只有和群眾打成一片,用群眾看得見的行動、聽得懂的語言、貼得近的辦法來引導群眾、教育群眾、做群眾工作才會有底氣,才會真正有成效。”趙亮説。

  通過積極爭取專項資金2800萬元,在銀河苑小區周邊建設4座扶貧車間,引導移民群眾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讓他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順利完成1391戶移民脫貧攻堅驗收,引導有勞動能力移民穩定就業達到2431人,175戶移民多人多代的住房問題得以解決。(記者 李良)

[責任編輯: 紀桂紅 ]
01007031001000000000000001111858112814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