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新聞時政市縣圖片視頻訪談社會專題旅游悅讀書畫電力數據新聞微場景原創
寧夏頻道 > > 正文

垣上“秘境”張家垣

2021年12月08日 10:04:30 來源: 寧夏日報

  張家垣,“身處”同心縣一個偏遠山鄉,然而卻聲名在外——

  這是一個紅色底蘊深厚的地方,西征紅軍從這裡進入寧夏;

  這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小山村走出寧夏第二位中科院院士。

  對於張家垣,很多人是只聞其名,卻無緣一睹“容顏”。今年6月,張家垣鄉推出“旱垣秘境”主題鄉村旅游,驚艷了不少游客。

  “面紗”背後,人們究竟看到了哪些觸人心弦的“秘境”?

  雲霧繚繞下的張家垣鄉風光。(圖片由張家垣鄉提供)

  教育方面。1936年6月,紅軍西征時進入寧夏的第一站,就是張家垣鄉汪家垣村。從那天起,紅色基因就在這裡代代相傳。在汪家垣開展“同吃、同住、同勞動”三同教育實踐,給研學者帶來脫胎換骨般的改變。參觀集紅色、民俗、農耕文化於一體的泥雕塑文化大院,幫游人尋回兒時的鄉村記憶。走進鄉賢舊居、翻閱《汪家垣村志》、參觀村史館,帶人們走進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文化方面。漫卷秋風的紅旗雕塑惹人心潮澎湃,“韜略亭”記錄着紅軍攻打預旺堡的文韜武略,四史教育館展現着黨的百年征程。

  娛樂方面。依託“一山一溝一村一路”的特色優勢,折腰溝村先後打造了萬象亭、越野車賽道、坦克溝、回聲滑雪場。在這裡,游客可以領略氣勢磅礡的石壁雕刻“沁園春·雪”,俯瞰美不勝收的七彩白霧彩虹村。也可以漫步刀山火海紅軍路,感受那份頂風雪、鬥酷暑的革命情懷。還可以走進“英雄號、紅軍號、振興號”火車廂,體驗集餐飲、住宿、休閒於一體的那份歡娛。

  産業方面。在海棠湖村、范堡子村、犁鏵嘴村種有很多蕎麥、穀子等小雜糧,還建有“旱垣秘境”手工坊。游客可以現場加工品嘗這些純天然雜糧,也可以帶回家慢慢享用。

  服務方面。游客可以體驗旅游景點紀念墻簽名留念服務、網紅打卡點拍照合影服務,還可以栽種一棵樹、承包一片地,後期通過網絡或手機App遠程察看作物長勢。

  5個月來,“旱垣秘境”主題鄉村旅游每天接待游客約150人,逢節假日還能翻上一番。在這裡,游客能入住鄉土味兒十足的“窯洞賓館”,房費每天 120元。明年,游客還能住進五星級標準的“溫泉月亮酒店”,房費每天1000元。這一高檔酒店由社會資本和折腰溝村集體聯合投資,目前已經建設4個多月,光張家垣鄉就有40多人在那裏務工,小工日收入200多元,大工日收入350元。酒店運營後,預計每年能為村集體固定創收20萬元。(記者 杜曉星)

[責任編輯: 紀桂紅 ]
01007031001000000000000001111858112814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