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林西縣:發展羊産業 走向致富路-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1/05 10:49:23
來源:中國農網

內蒙古林西縣:發展羊産業 走向致富路

字體:

  “咩……咩”初冬清晨,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五十家子鎮老房身村養殖戶金友家裏迎來了一批新“客人”——罕山白絨山羊。此起彼伏的羊叫聲不絕於耳,一排排整齊的羊舍裏,一隻只胖乎乎的絨山羊或是悠然自得的吃着草料,或是安靜淡然的趴在角落。金友夫妻倆在一邊忙着備料、投食、打掃圈舍,一邊仔細觀察它們的生長情況,一派繁忙景象。

  “你看看,這羊的毛多長,這體格多肥……”説起“養羊經”,資深養殖戶金友打開了話匣子,“以前,儘管有改良養殖品種的想法卻也難實現,本地羊肉質一般,毛色雜,賣不上價,現在養殖絨山羊政府扶持力度大,羊的質量、價格都有保證,前景非常不錯!”

  良策是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和群眾增收的重要基礎和保障。2024年,林西縣&&《林西縣2024年支持發展絨山羊養殖産業政策》,積極鼓勵養殖戶引進罕山絨山羊,將進一步加快全縣畜牧良種改良步伐,調動農戶養殖積極性,提升畜牧業綜合生産能力和效益,促進畜牧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畜牧業是林西縣五十家子鎮主導産業之一,因受牛羊市場價格低迷,飼草料成本高等情況影響,群眾改變養殖品種的意願迫切,100隻罕山白絨山羊種公羊落地五十家子鎮是群眾意願與林西縣政府政策引導“雙重奔赴”的“碩果”,可滿足五十家子鎮3000隻絨山羊品種改良繁育。

  “現在罕山白絨山羊政府有補貼,我買了3隻種公羊,可獲得補貼9000元,再購買絨山羊母羊90隻進行改良。如果勢頭好,明年我還要擴大規模。”談起絨山羊的“致富路”,五十家子鎮養殖戶金友喜氣洋洋。

  良技是新興産業迅速發展的“密碼”。走進林西縣鵬龍養殖合作社,80後返鄉創業代表陳曉斌正哼着小調,抱着草料,正在他的羊圈裏忙活着,“絨山羊剛回來的幾天,每天添草料都剩下很多,我就害怕了,後來經過縣技術員的培訓指導,絨山羊食量本身不大,再加上運輸,會導致食欲不振,這幾天好多了,這可是‘寶貝’。今年我購買了170隻絨山羊,按照絨山羊兩年三胎且極易産雙胎的繁育特點,預計羊絨就可增收8萬餘元。”陳曉斌告訴我們,絨山羊以其産絨多、絨纖維長、絨含量高、細度好等特點,被譽為“纖維寶石”和“軟黃金”,不愁銷路。

  “雜交絨山羊體型大、絨好、食量少、肉質鮮美、抗寒能力強,同時具有凈絨率高、耐粗飼、適應性強、抗病能力強、繁殖進度快、等優點,4月齡即可育肥出欄,一隻羊出絨四斤,一斤羊絨價格120元,就能獲得480元羊絨收益。舍飼圈養兩年可産三茬羔羊,一隻種羊羔羊能賣1300元左右。草料錢按每只羊3元每天計算,一年開支是不到1000塊錢,一隻羊每年純收益可達1500元左右。如果産出好品種公羊還能再賣個好價錢。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據林西縣五十家子鎮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陳冬介紹,為了確保養殖戶能夠掌握先進的養殖技術,林西縣農牧局組織專家團隊,針對養殖戶開展絨山羊養殖技術培訓,包括養殖管理、人工授精、飼料配製、疫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識,並設立技術諮詢熱線,建立長效服務機制,為養殖戶提供實時技術指導和解答疑問。

  “絨山羊産業發展為林西縣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和振興羊絨産業開闢了新的路徑。下一步,林西縣將堅持政策引導、鏈條發展的思路,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成規模的步驟,做強産業發展基礎,逐步延伸和拓展産業鏈條,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為鄉村全面振興蓄勢賦能。”林西縣農牧業局副局長潘海濤&&。(端木 趙曉彤 記者 李昊)

 

【糾錯】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