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回眸2023”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場——自治區能源局專場。自治區能源局有關負責同志圍繞全區能源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介紹,並回答記者提問。
2023年,自治區能源局緊緊圍繞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的戰略定位,全力推動自治區能源工作“闖出新路、進入上游、奮勇爭先”,全區能源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到年底,我區能源領域將實現10個全國第一,分別是:新能源的總裝機、新能源新增裝機、新能源發電量,電力的總裝機、電力新增裝機、電力發電量、外送電量,煤炭外運量、煤炭保供任務完成量,煤制氣産能均居全國第一;取得3個突破,分別是:能源及新能源裝備製造項目投資突破3000億元、新能源總裝機規模突破9000萬千瓦、電力總裝機規模突破2.0億千瓦。
全區能源重大項目投資再創歷史新高。能源重大項目完成投資近2300億元、同比增長25%,新能源項目完成投資近1700億元、同比增長33%。預計到年底,風光氫儲等新能源裝備製造項目將實現投資730億元、同比增長近18%。新能源項目投資佔比能源重大項目總投資74%,是拉動能源項目投資增長的主力軍。今年前11個月,全區新能源和裝備製造産業投資同比增長73%,佔全部投資的32%,對全區投資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4。能源産業切實發揮了全區經濟“頂梁柱”、全區工業經濟“壓艙石”的作用。
緊抓快幹新能源成效顯著。預計全區新能源裝機規模將突破9000萬千瓦,佔電力總裝機規模的44%;新增裝機規模達到3000萬千瓦,增量創歷史新高,超額完成年度目標500萬千瓦以上。預計新能源發電量達到16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綠氫産能達到2.8萬噸/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350萬千瓦/700萬千瓦時。風電整建制配套能力、光伏組件供給能力、制氫設備産能、儲能裝備生産能力分別達到500萬千瓦、3000萬千瓦、250&套、100萬千瓦時,對於優化自治區能源産業結構、支撐我區和全國産業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電力行業發展量質齊升。全區電力裝機總規模將突破2.1億千瓦,新增裝機規模達到4239萬千瓦,是有史以來新增裝機規模最大的一年,新增裝機佔比超過1/4,其中:煤電新增裝機超過1200萬千瓦,是2015年以來年度投産規模最多的一年。累計發電量達到71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其中新能源發電量佔比將達到23.2%,同比提高3.2個百分點;外送電量將達到289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繼續領跑全國。全區完成電網投資約277億元,同比增長35%,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1275萬千伏安、線路2288公里,網架結構更強。煤電兜底保障能力有效提升,電力生産和供給保障進一步加強。
煤炭穩産穩供有力有效。預計全年煤炭産量達到12.2億噸左右,居全國第二,同比增長0.6%,其中銷往區外超7.2億噸,居全國第一。完成國家下達的電煤中長期合同任務9.45億噸,居全國第一,佔全國任務總量的36%,為25個省市區落實了保障用煤。
油氣供應基礎更加堅實。煤制氣産能達到43億立方米/年,位居全國第一;煤制氣産量2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預計全年原油産量290萬噸、同比增長17%,煤制油産量110萬噸、同比持平,天然氣産量31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3%,原油、天然氣生産實現連續穩定增長。天然氣外送量佔全國1/6,“西氣東輸”的重要保障基地建設更加穩固。(記者 霍曉慶)
原標題:實現10個全國第一 取得3個突破 內蒙古能源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