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勇于在現場解決難題”——記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劉曜寧

  • 2023-05-10 17:47
  • 來源: 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

  初見劉曜寧,他的手和臉上都是油污。“許多人都説我,碩士研究生到一線當工人,多沒面子,可我始終認為,一線是知識的海洋,有營養,能汲取力量。”他放下手中工具説。1987年出生的劉曜寧是車輛鉗工高級工,碩士研究生,現任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包頭西車輛段自備車維修車間鉤緩組副工長,曾獲內蒙古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內蒙古自治區“最美職工”、內蒙古自治區“最美鐵路人”。

正在工作的劉曜寧。

  2016年,劉曜寧畢業于內蒙古科技大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劉曜寧説:“打鐵必須自身硬。”6年來,他扎根一線、不怕吃苦,針對鐵路生産一線存在現有設備老化、工藝技術落後的問題,認真鑽研解決辦法,提出多項切實可行的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方法,牽頭成立“曜寧科創工作室”,在基層檢修一線綻放青春風採。

  為盡快從一名實踐經驗不足的畢業生成長為鐵路一線技術骨幹,他主動向經驗豐富的老職工請教,從一個螺栓的技術要求、一個標記的涂打和一個樣板的使用學起,在掌握轉向架、車鉤緩衝裝置檢修過程及落成要求的基礎上,虛心與老職工探討常見故障的根源和檢修難題的解決方法,逐漸成長為貨車檢修的行家裏手。

  2017年,在對C70E車型轉向架檢修時,他發現心盤底部裂紋超限,防止了車輛運作中心盤發生故障;2020年11月,在對C70E車輛車鉤分解作業過程中,他發現牽引梁磨耗板缺失,清除焊波後補裝,防止了車輛運作過程中車鉤從板對牽引梁的磨耗……這些威脅鐵路貨車行車安全隱患的快速排查與處理,只是劉曜寧日常檢修工作中的點點滴滴。他先後處理各類安全隱患300余起、重大安全故障68件,為鐵路貨車行車安全保駕護航。

  “作為技術工人,就要勇于在貨車檢修現場解決難題,這也是我們的工作職責。”劉曜寧説:“我一直把這個原則當作我的座右銘。”

  他以科技創新為突破口,嚴把檢修品質關的同時,尋求提質增效的方法,並通過與其他崗位職工交流和對其作業過程的觀察分析,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利用自身所學的創新理論,結合現場作業實際情況,提出數字鋼印框、斜楔磨耗板拆分器等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項目26項,申請實用新型專利6項,集團公司科研項目2項,節省車間年工時費和材料費共計約50萬元。

  2018年,在轉向架分解工位作業過程中,他發現轉向架枕簧分解勞動強度大,佔用工時長,作業效率低,提出枕簧輸送線改造方案。他制作模型,不斷試驗,申報集團公司科技研究開發計劃課題《枕簧輸送線的研制》,提高班組工作效率40%,節省車間年工時費5萬元,並獲得集團公司科技進步優秀獎。

  他發現,在炎熱天氣或高溫作業環境中,嚴密防護的安全帽不利于佩戴者頭部散熱,容易感到不適,甚至中暑。對此,他放棄休息時間,不斷對安全帽內空氣流動進行模擬倣真,設計制造了安全帽散熱器,並于2018年申報實用新型專利。

  “一花獨放不是春,我需要帶領更多的青年大學生一起學技術、練本領、提素質,這才是我應該發揮的模范帶頭作用。”劉曜寧説。2020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曜寧科創工作室”成立,工作室成員由車輛鉗工、電機鉗工、工程師等多個工種的黨員技術骨幹和技術能手組成。從那一刻開始,他如願找到實現自己夢想的團隊和平臺,幹勁越來越足。2022年,工作室先後被評為“中國鐵路火車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和“內蒙古自治區職工創新工作室”。劉曜寧説:“我的路還很長,這一生我都要做鐵路車輛的忠誠衛士!”(宋阿男)

分享:

推廣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0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