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草場放牛的時候,忙得脫不開身,家裏來人、牛羊下崽根本不知道,現在打開手機,能實時看見家裏情況!”來自興安盟科右前旗桃合木蘇木烏申一合嘎查的村民敖鋒全用上了“千裏眼·平安鄉村”平臺後,對數智化生産生活帶來的高效便捷讚不絕口。
近年來,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桃合木蘇木烏申一合嘎查及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鎮東章古臺嘎查等地,內蒙古移動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優勢,聯合鄉鎮政府、村委會等各方大力推進“數智鄉村”建設,不斷加大幫扶支援力度,有效提升了鄉村治理能力、村民生活安全感及幸福感。
“智慧黨建雲” 提升基層黨建管理效能
“用了平臺之後,我們可以高效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解決了對流動黨員管理難落實、教育難適應、活動難開展、作用難發揮的問題。”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鎮東章古臺嘎查村黨支部幹部表示。2022年,內蒙古移動為該嘎查搭建了智慧黨建雲平臺,項目利用雲計算技術,搭建起“1個聚合門戶﹢1套管理平臺﹢1套App應用”的信息化架構,集中整合黨課視頻發布、黨課資料等綜合資源,強化了黨建工作內容管理。通過大數據可視化平臺,以熱力圖、雷達圖等展示方式,實時獲取黨內學習統計、黨員情況分析、黨費收繳,自動分析形成報表,不僅可以實現日常工作實時記錄、自動留痕,還能實現對黨員的智能化管理,為黨支部輔助決策提供依據。此外,通過手機App,還可設置網上黨校、互動交流等功能,打通了資訊和數據壁壘,進一步增強了黨員交流,凝聚了黨組織力量。
“雲喇叭” 吹響鄉村治理新號角
烏申一合嘎查安裝的雲喇叭。
“各位農牧民朋友們,每天一個小知識,輕松掌握大技能。關注農信交流欄目,學習實用農業技術。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肉牛育肥方法……”這一段段傳遍了興安盟科右前旗桃合木蘇木烏申一合嘎查的廣播聲,正是來自中國移動的雲喇叭。雲喇叭以中國移動超強覆蓋的5G網絡為管道,以智能音柱、智能收擴機、雲話筒等設備為播放載體,能夠實現一鍵喊話、多點廣播、迴圈播放等功能,為村鎮科普農業生産知識、實時宣貫政策提供智能化手段。遇到緊急通知,村幹部也不用跑到廣播室去喊話了,直接通過手機上的5G智慧雲喇叭APP,就可以播報資訊,有效助力打通鄉村宣傳“最後一公里”。截至目前,內蒙古移動分別為桃合木蘇木和東章古臺嘎查安裝雲喇叭共計10余臺,播放總數近2500余次,實現了蘇木、嘎查全覆蓋。雲喇叭改變了低效率的消息傳達方式,不僅方便了基層幹部的工作,也讓村民們交口稱讚。村幹部表示,除了傳達資訊,他還用雲喇叭播放黨史故事、政策解讀等內容,讓黨史學習教育“聲”入人心。
“平安鄉村” 打造安心農村生活
村民通過“平安鄉村”手機APP查看自家院落情況。
“千裏眼·平安鄉村”建設讓鄉村治理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車,一部手機、一個大屏,遠端監控方便快捷,村務治理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這個監控攝像頭裝得好!出門可以安心幹農活了。”村民敖鋒全連連稱讚。據悉,內蒙古移動分別為這兩個嘎查提供了“千裏眼·平安鄉村”平臺,安裝監控攝像頭近80個,可實時無死角覆蓋嘎查村民院落、主幹道及重點地區。村幹部和村民們通過監控大屏、手機端App便可實時觀看村裏及家中情況並及時獲取告警。“村裏安了監控後,24小時隨時都能看到各處情況,村容村貌、打架鬥毆情況都能通過村委會監控大屏看到,對我們的管理方便了不少。”嘎查村幹部對“千裏眼·平安鄉村”項目十分認可。
“電子學生證”助力平安“童”行
“孩子的學校就在家旁邊,但總有些不放心,有了這個學生證,孩子位置我可以實時掌握,真的讓我能安心。”讓徐振東媽媽讚嘆不絕的智能電子學生證正是由內蒙古移動專為桃合木蘇木中心校的孩子們精心配備的。除了GPS安全定位外,家長可為孩子設置4個親情號碼,僅可同家長雙向隨時溝通,免于被陌生人騷擾。學生證還有SOS一鍵求助功能,緊急情況下方便及時聯繫家長。同時家長還可設置“電子圍欄”,如果孩子走出設置的安全區域,會向家人的手機下發短信,提醒及時關注孩子的行程動態。小小的一張學生證真正實現了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效溝通,做到了讓家長放心、學生順心、老師舒心。
“雲MAS” 便捷政務服務治理
“一到防火期,天天為草場防火愁眉不展,有了中國移動的‘雲MAS’,放牛再也不用擔心啦!”興安盟科右前旗桃合木蘇木烏申一合嘎查牧民舍旺欣慰地説道。桃合木蘇木村民們的手機上時常會都到政府的服務資訊。據介紹,為積極推動鄉村文化建設,便捷政務治理,內蒙古移動為桃合木蘇木提供了移動“雲MAS”服務,實現了以模板短信、普通短信、視頻短信等信息化應用手段,及時定向當地貧困戶、群眾、旅遊人士發布政策部署、防汛防火、優惠訊息及旅遊景點介紹等通知、資訊,助力鄉村政府服務、文化宣傳跑出移動“加速度”。
“幫扶路燈” 照亮村民心間
從前在東章古臺嘎查有一個現象:村民們下午四點就吃晚飯,六點以後就不出門了,七點以後村裏幾乎已看不到人影。詢問原因才知道,村裏沒有路燈,每到夜晚路上就黑漆漆的,村民們夜間走路不方便,也存在諸多安全隱患。2019年,內蒙古移動利用幫扶資金為村裏建起了10盞道路照明燈,為嘎查帶來了“光明”。2022年,又為路燈更新換代,讓嘎查更加“耀眼”了。晚飯後,村民熱熱鬧鬧地還跳起了廣場舞,村裏的文化娛樂生活豐富了,村民們高興地説,“村子亮了,我們的心也亮了!”據內蒙古移動駐村幹部劉立新介紹,這些年來,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支援以及幫扶單位的傾力幫助下,嘎查的公共基礎設施有了明顯改善,但一些配套設施一時還難以跟上。自從駐村,他就發現一到夜晚,村內道路大都漆黑一片,村民夜行實在不便,于是積極聯繫公司,為村子裏免費安裝路燈照明,實施村莊亮化。“幫扶路燈”照亮了鄉村的路,溫暖了群眾的心,更是鄉村産業振興的必要條件。
如今,內蒙古移動已對兩個中國移動鄉村振興幫扶示范點直接投入捐贈資金近62萬元,引入幫扶資金60萬。今年計劃將持續加大幫扶力度,開展“七項幫扶舉措”,深入實施“七大數智化工程”,探索基于5G的鄉村振興新模式,在數智平臺、智慧農業、鄉村綜治等方面不斷開拓創新,以數字鄉村服務千家萬戶,以數智化之力為鄉村振興注智賦能。(鄭智軍 孟欣)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