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和縣:家門口走來了“嘮嗑隊”

  • 2023-05-27 13:41
  • 來源: 興和縣委宣傳部

  “坐在家門口的板凳上就可以了解國家政策,他們講得挺好,通過咱們土話(方言)給我們講能聽得懂記得住的小故事,以後多來講講就更好了。”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大同夭鄉西三道溝村村民翁凱説道。

  鄉幹部宣講、駐村第一書記宣講、村黨支部書記宣講、老黨員宣講、致富能手宣講……今年以來,家門口“嘮嗑隊”把理論宣講向鄉村田間地頭、村間院落前移,積極做好傳音筒作用,讓黨的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

“我是土生土長的西三道溝村人,現在在村裏搞點兒種植,國家的政策好啊,帶我們村民走上了幸福路”,大同夭鄉種植大戶馮燕青説。聽了馮燕青的話,鄉幹部羅生啟接過話茬兒説:“沒錯,只要咱們按照黨的政策好好幹,這日子呀就會過得一天比一天還甜……”

  日前,一場“黨的聲音進萬家”“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主題宣講活動在西三道溝村拉開序幕!一位老村民通過“曬老照片,講新變化”向大家分享自己眼中的家鄉變遷,從村容村貌、人居環境發生的新變化到生態環境轉好,從全村整體脫貧、家家戶戶奔小康到各類補助政策的保障,高興之情溢于言表,深刻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關懷。十多個村民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時不時傳出陣陣爽朗的笑聲和熱烈的掌聲。

  “我們針對村民普遍年齡大、學習能力弱和茶余飯後聚集聊天的特點,用‘土話方言’將黨的新思想、新政策編寫成貼近群眾生活、易于群眾理解的內容,用百姓話説百姓事、用大白話説天下事,緊緊攥住了村民黨員和群眾的耳朵。”興和縣大同夭鄉黨委書記郝燕君説。

  一場“嘮嗑隊”的理論宣講課,大家還在意猶未盡地討論著……

  “嘮嗑隊”成員講得動情,群眾們聽得動容。家門口嘮嗑隊志願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圍繞近年來的全縣發展變化、農民群眾生産生活中的變化、惠民補貼等內容進行詳細講解,讓村民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黨的創新理論和黨的好政策。

  今年以來,興和縣組建了縣委宣講團,選拔“土專家”“田秀才”80余人,其中縣級領導20人。宣講團分五種形式開展線下宣講,上級宣講團和市委領導赴縣內宣講、縣級領導幹部帶頭宣講(到包聯鄉鎮、分管部門、黨建工作聯繫點、所在單位等基層一線宣講)、縣委宣講團集中示范宣講(依托基層“學習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深入開展“七進”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各鄉鎮、縣直各企事業單位宣講(利用“百姓名嘴”、“文藝+理論”、“服務+理論”開展黨員幹部和基層群眾全覆蓋宣講)、行業係統宣講(直機關工委、教育係統黨工委、衛健行業黨工委、總工會、團縣委、婦聯等行業開展分眾化宣講)。

  宣講團成員將枯燥的理論宣講轉化成一個個有靈氣、冒熱氣、接地氣、得人氣的故事分享,讓基層黨員和老百姓“聽得懂、有感悟”,堅持“百姓在哪裏,宣講課堂就扎根到哪裏”的原則,走進家門口、田間地頭、熱炕頭,既接地氣、又聚人氣。截至目前,縣委宣講團開展集中宣講197場次,受眾9000余人次;入戶宣講,田間地頭宣講,三下鄉、“小板凳”志願服務、“百團千場”走訪基層演出等活動現場宣講70余場次,受眾3.4萬余人次;線上宣講26場次,點擊觀看率2.8萬余人次。

  群眾在哪裏,理論宣講就在哪裏。下一步,興和縣將切實發揮好家門口“嘮嗑隊”為群眾服務的作用,不斷推陳出新,深入田間地頭、鄉村院落、公園廣場,傳遞黨的聲音和好的政策,讓家門口“嘮嗑隊”的志願之光播散興和縣大地。(鐘真君 崔潔)

分享:

推廣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20721129649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