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供電公司:“優質電”助力春水“潤良田”

  • 2023-05-18 09:55
  • 來源: 內蒙古電力集團

  “家裏有60畝地,以前渠道來水慢,每年到了澆地的時候用水不方便。自從改造採用引黃灌溉以後,澆地方便了很多,只要按下開關,就有充足的水源。”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頭道橋鎮聯增村村民吳根喜看著眼前正在灌溉的農田喜笑顏開。

  “塞上糧倉”巴彥淖爾市是全國糧油的重要生産地,九曲十八彎的黃河自東向西橫貫轄區。杭錦後旗頭道橋鎮聯增村作為2023年入選自治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十大典型案例備選村,緊緊抓住今年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開閘放水關鍵時期,以“發展引黃滴灌、壓採地下水、改善生態環境”為目標,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引黃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推廣用黃河水進行高效節水灌溉,使引黃滴灌工程成為高標準農田的“標配”,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用水問題。

巴彥淖爾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檢查用電設備。

  水網織密 電能升級 農田灌溉不再“卡脖子”

  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頭道橋鎮沼灘二社的沃原有限公司,去年就用上了引黃滴灌,負責人陳建軍介紹:“使用引黃滴灌後,實現了水肥一體化,逐步放棄大水漫灌,種植糯玉米等作物,節水達30%—50%,真正達到省水省工增收的效果。這些都離不開電,多虧了你們這麼貼心的服務,感謝你們對我們農村工作的助力,今年糧食又能大豐收了!”通過發展引黃高效節水灌溉,過去的粗放式漫灌逐步向集約型滴灌、噴灌轉變,地下水開採使用量也得到壓減,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土地産出率和經濟附加值都得到了提升,真正做到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為保障轄區春耕春灌順利進行,巴彥淖爾供電公司著力推行“黨建+服務”模式,為春耕春灌提供高效快捷的用電服務,對農灌用電業務開通“綠色通道”,優化流程手續,推廣網上辦電,讓農戶足不出戶享受報裝、安裝、驗收、通電的係列服務,以優質服務助農助産、創收增收。

  水緩緩淌進麥田,一旁的吳根喜細數著變化,“現在咱用的是黃河的水,老話説‘河水養田’,一點也沒錯。從用井水到用河水,地裏鹼子少了;從拉水管到通機井,也不用再眼巴巴盼水,不用沒日沒夜守著,這麼多畝地幾天就能澆完,灌溉不再‘卡脖子’了。”

  春灌是糧食豐收的關鍵一環。一條條線路,一臺臺機井,一片片灌區,充足電能,織密水網,連起了千家萬戶,“豐收水”暢流廣袤田野。

  主動到府 貼心服務 鄉村振興開啟“新篇章”

  得益于引黃灌溉,隨著基礎設施配備逐步完善,使得當地耕地潛力得到進一步挖掘。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頭道橋鎮在黃河水的滋潤下,開始發展種植“麒麟瓜”。得到這一消息,巴彥淖爾供電公司主動派出工作人員與村、社、農戶溝通,了解用電需求,用最快時間為其建設0.4千伏線路1.5公里,讓“滿格電”將黃河水源源不斷送到田間地頭,為轄區實現現代新型農業高品質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電力支撐。

  “我們這裏每畝地可産西瓜8000斤以上,可以賣到2.2元/斤—2.5元/斤,這樣每畝就有近兩萬收入。我們過去出去打工,背井離鄉丟家棄口的,心裏不是滋味。如今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而且每人平均還能增收800元,生活真是越來越幸福。”談起麒麟瓜帶來的福利,增聯村的種植戶們臉上也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春天是播種希望的好季節,為保證春耕春灌可靠用電,巴彥淖爾供電公司堅持黨建引領,提前部署、周密安排,結合各臺區線路去年用電實際情況,合理制定用戶春灌保電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做好春灌用電負荷預測,調整電網運作方式和設備停電檢修計劃,並針對去冬今春各配網線路、排灌臺區、涉及灌溉的線路、水泵等設備長時間停用,易發生故障的情況進行重點巡視檢查,準確掌握排灌設備狀況,及時處理各類設備缺陷及事故隱患。

  “張大哥,我們過來給您檢查春灌用電設備,有什麼其他用電問題可以隨時給我們説,我們第一時間過來解決”。在田地裏,該公司彩虹黨員志願服務隊成員們分頭行動,對春灌裝置、計量裝置等用電設備進行仔細檢查,逐一記錄裝置運作狀況,及時排除潛在用電隱患,切實幫助農戶解決春耕春灌遇到的各種用電問題,做到“隨叫隨到”;隨後還為村民講解春灌用電注意事項,提醒村民春灌時不要隨意拉線,提高其安全用電意識。“開春以來,我們已完成對涉農變壓器、低壓配電線路、排灌設備的特巡,及時消除設備缺陷6處,有效化解用電安全風險,保障春耕春灌不斷電。”該公司頭道橋供電所所長邢耀武説道。

  河套大地上,沿黃生態廊道蜿蜒逶迤,綠樹成蔭,特色農業、鄉村旅遊等沿黃産業發展如火如荼,“優質電”助力鄉村振興按下“快進鍵”,一幅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畫卷正在黃河兩岸徐徐展開。(郭昕) 

分享:

推廣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2072112962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