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正鑲白旗供電公司“明安星”黨員服務隊到內蒙古速得智能水培牧草工廠開展“電力義診”。走進位于烏蘭察布蘇木阿拉騰敖包嘎查金星五組的廠房,一股濃濃的草香撲面而來,映入眼簾的是一簇簇綠油油、水嫩欲滴的牧草。
“你們供電公司的服務真是又快又好,不僅‘五一’放棄休息時間幫我接好了電,現在又過來幫助排查用電隱患,”工廠負責人薩其日拉圖激動地説。
工作人員了解牧草生長用電情況。
“您太客氣了,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您的廠房是密閉空間,電氣設備、電纜長期處于潮濕的環境,應選用封閉型或防潮型,電氣設備金屬外殼、金屬構架和管道都應接地良好。”該公司黨員服務隊隊員一邊檢查用電設備,一邊告訴薩其日拉圖安全用電注意事項。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養殖業作為正鑲白旗産業振興的主要措施,逐漸成為廣大牧民增收的新途徑。但因處于渾善達克沙漠腹地,優質草場面積不足,加上冬季時間長和每年一個半月的禁牧期,草畜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養牧的成本逐年增高,養殖業也成為受自然環境和市場條件雙重制約的弱質産業。
工作人員檢查設備用電情況。
據薩其日拉圖介紹,水培牧草生長周期只有7天,不受季節的限制,每天都能産出新鮮的牧草,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根須也可以吃,不浪費,有效緩解了牛羊飼草料不足的問題。
自開展學習教育活動以來,正鑲白旗供電公司不僅“紙上學”,力爭“事上見”,圍繞優化用電營商環境,深入轄區客戶開展調研,著力解決客戶用電難題。得知水培牧草工廠用電需求後,“五一”假期,該公司組織“明安星”黨員服務隊前往現場勘查,積極協調溝通施工接電事宜,簡化辦電流程,僅用五天時間完成客戶三相電接入事宜,為鄉村振興提供電力支撐。(李美平)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