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科技特派團服務鄉村振興

  • 2023-05-15 20:13
  • 來源: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

  一年之計在于春,清明前後,內蒙古四子王旗各農牧業科技培訓如火如荼地舉辦起來,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四子王旗團團長、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研究員劉志萍與團隊各産業組的高層次專家們分工合作,深入田間地頭,結合一年來的調研試驗推廣和科技幫扶情況,緊扣馬鈴薯、大麥、中蒙藥材等重點産業進行新品種、實用技術培訓,用最樸素、充滿鄉土味的“土話”與當地企業、合作社以及農牧民深度交流、探討,現場解答農牧民在生産過程中存在的難點、疑點問題,受到了當地企業和農牧民的熱烈歡迎。

  2022年,內蒙古向四子王旗、巴林左旗、庫倫旗、鄂倫春自治旗、化德縣、商都縣、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扎賚特旗、正鑲白旗1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選派10個科技特派團、240多名科技特派員開展科技服務工作。一年來,科技特派團以科技服務和成果推廣為依托,將服務鄉村振興與深化民族團結進步緊密結合,聚焦優勢特色産業,通過項目引領、試驗示范、培訓指導等方式,“做給農牧民看,帶著農牧民幹,領著農牧民賺”,探索出了各自有效的服務模式,有力提升了幫扶旗縣的農牧業生産組織化程度,增強了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四子王旗科技特派團通過在新媒體開設科技雲講堂、科普專題、線上培訓等手段,將技術培訓覆蓋到全旗13個蘇木鄉鎮、121個嘎查村和801個自然村。探索課題項目入村助農模式,與當地龍頭企業聯合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四子王旗優勢特色産業關鍵技術整合與示范”專項,指導應用新品種新技術64個,結對幫帶本土科技人員83人,選育成功“杜蒙羊”新品種,引進示范馬鈴薯高産新品種11個,示范推動大麥畝産籽量增加300斤。

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鄂倫春團現場開展食用菌種植指導。

  鄂倫春科技特派團與鄂倫春旗委建立包鄉聯村機制。發揮鄉鎮、村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每個鄉鎮設置1名科技特派團聯絡員,採取培育典型、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全面推動的方式,對具有一定規模、經濟效益明顯的鄉鎮和企業、合作經濟組織等進行重點培育,打造特色品牌,示范帶動周邊群眾增收。服務范圍覆蓋8個鄉鎮、48個行政村和83個新型經營主體,先後引進新品種12個,推廣新技術10項,攻克解決關鍵技術12項,轉化成果11,其中,大豆高産創建示范推動當地産業增效達3.3億元。

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商都團舉辦甜菜種植技術示范現場觀摩會。

  科爾沁右翼中旗科技特派團以示范園區為項目載體,對科技示范戶和園區進行重點技術指導,示范推廣優良新品種,傳授新適用技術,以點帶面,促使園區以規模優勢、示范優勢帶動相關産業發展,從而帶動廣大農牧民增收致富。累計引進示范推廣優良品種45個,推廣適用技術3項,實現玉米試驗示范畝均增産200斤,每人平均年收入增長55%,輻射面積達8000畝。

  據統計,2022年以來,10個科技特派團在1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服務已覆蓋90多個蘇木鄉鎮、500余個行政村,服務縣域主導産業53個,對接服務新型經營主體超過880家。累計引進推廣指導應用新品種新技術360余項,幫助當地企業攻克和解決技術難題50多個,轉化應用技術成果40余項,開展線上線下技術培訓指導100余場次,培訓基層科技人員和農牧民上萬人次。

  下一步,自治區科技廳將依托國家科技特派團組織落實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部省聯動項目,精準支援重點幫扶縣開展農牧業主導産業關鍵技術研發與整合示范。圍繞縣域農牧業優勢特色産業,促進創新驅動經濟轉型發展,組織實施自治區科技支撐鄉村振興重點研發和成果轉化計劃,引導縣域推廣應用農牧業先進技術成果,提高旗縣經濟發展核心競爭力,為服務鄉村振興、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貢獻科技力量。(齊蕓)

分享:

推廣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207211296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