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巴林左旗遼上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數百只風箏共同放飛,五顏六色、千姿百態,在藍天白雲下競相媲美。五一期間,巴林左旗舉辦首屆風箏節,主題為“相約遼上京 連接雲與城”,為期兩天。
本次風箏節邀請全國20多支專業的風箏表演隊伍,至少有120支大中型風箏及30支以上特色夜光風箏參與表演展示,開幕式當天3多萬名群眾、學生齊聚遼上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參與、觀賞風箏表演。
巴林左旗風箏節吸引大批遊客遊玩。
“近年來,巴林左旗充分利用境內富集的契丹遼文化資源優勢,大力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放風箏’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通過舉辦‘風箏節’係列文旅活動,擦亮巴林左旗文旅名片,讓更多的人知道巴林左旗、了解巴林左旗、愛上巴林左旗,吸引更多人來巴林左旗投資興業,助推全域旅遊融合發展。”巴林左旗人民政府副旗長田曉輝説。
作為契丹遼文化的發祥地和肇興地,巴林左旗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遺存,是中華文明與文化傳承、各民族關係融合的歷史古都。當地黨委政府堅持以文物保護、闡釋、展示、傳播為脈絡,先後投資19億元,實施了帶狀公園、乾德門遺址保護展示、西山坡佛寺保護展示等項目,通過XR等數字化方式模擬出遼上京城曾經的宏偉壯觀,推動遺址保護展示提升工程,讓這片土地成為中華文化基因的傳承地和綻放地,更多藍圖將在千年遺址上變為現實。(梁佳靚)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