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職工是創新發展的基石和細胞。近日,由市總工會主辦的首屆包頭市職工優秀創新成果展在第一工人文化宮開展。為期3天的展期裏,包括裝備制造、新能源、冶金化工等在內的我市優勢産業和行業領域具有獨創性、先進性、實用性及推廣價值的優秀技術創新成果和先進操作法將進行一次盛大的集中“檢閱”。全市各旗縣區、稀土高新區企事業單位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豐碩成效的一線職工將以成果展示為契機交流經驗、展示風採,共同歡度屬于勞動者自己的節日。
一次盛會 創新成果集中看
創新盛宴也是勞動者的盛會。
成果展開幕當天,第一工人文化宮展覽廳內布置一新,展板挂圖、實物模型、模擬展示……現場,工業機器人模擬生産科技值拉滿,大師創新工作室負責人互動交流頻繁,新技術、新材料、新産品、新工藝在展覽活動中一次性“全景”呈現。
廣大職工是包頭創新創造的主力軍。職工創新成果展充分展示了一個階段以來我市各産業領域從業者取得的豐碩成果,從側面反映了産業發展和企業單位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這背後,離不開各級工會扎實推進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廣泛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努力。
市總工會經濟部部長劉榮介紹,為進一步激發廣大職工群眾的創造潛能和創新活力,充分展現包頭市職工創新創效的精神面貌,2月以來,市總工會開展首屆包頭市職工優秀創新成果評選活動。本次活動全市共申報創新成果267項,各項成果涉及裝備制造、新能源、冶金化工、建築安裝、供熱供水、交通物流等多方面。經審查、會評、答辯等程式,評審委員會提出十大科技創新成果、十大先進操作法、十大發明專利建議名單,最終確定獲得一等獎項目10個,二等獎項目20個。
創新創效 為高品質發展賦能
創新創效拼經濟,聚智聚力促發展。成果展上企業多、成果多、看點多,而科技含量、含“綠”量、經濟社會效益以及推廣價值則是大家重點關注的高頻詞。
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萬噸級輕稀土碳酸鹽連續化生産工藝研究及産業化成果,可創造經濟效益11247.98萬元/年。該項創新技術使用的連續化沉淀工藝使廢水處理成本大幅度降低,為企業綠色工廠建設注入了“清新”之力。
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北方股份公司電動輪礦用車電驅動係統關鍵技術及整車整合研制成果,産值約8億人民幣,經濟效益巨大。企業技術團隊潛心攻關,重點解決進口産品和技術的“卡脖子”問題,讓礦山“巨無霸”馳騁于國際領先賽道。
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標兵、來自內蒙古一機集團的95後電焊工聶新宇的鈦合金大型復雜結構件人機協同高效焊接操作法為某重大型號産品研制發揮了關鍵作用,為航空航太、船舶等領域提供了新的焊接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為企業在2022年産生經濟效益216.72萬元。
“創新成果是對個人和集體工作成果的認可,更為企業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這些金點子和操作技術轉化應用後將産生巨大效益。”包頭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馬春茹在成果展上學習交流後感嘆道。
數據顯示,今年申報參與職工優秀創新成果評選活動的267項創新成果累計為企業創造價值、創收利潤、節約資金115.4億元。
創新驅動發展是全力實現一個城市産業轉型升級的制勝法寶。當前的包頭,正忠誠踐行“一個創新、三個實現”重要指示,緊緊圍繞回到歷史最高水準,重振包頭雄風的總目標,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城市發展的基本戰略。一項項凝結著個人、團隊和企業智慧力量的創新成果,將持續為我市打造旗幟型産業集群,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注入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撐。
“匠”星閃耀 燃動鹿城創新引擎
群星閃耀,高手雲集。在成果展的各展區,創新創效成果引人矚目,而創造這些優異成績的工匠、勞模和一線職工才是成果展上最閃耀的明星。盧仁峰、戎鵬強、趙晶、邢崗、王世良等一批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攜最新創新成果亮相,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在各自賽道潛心研究、創新方法、執著耕耘,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發揮主力軍作用,滿腔熱忱將智慧和汗水揮灑在企業和城市的發展建設進程中。
“非常振奮、非常驕傲、非常鼓舞。”觀展過程中,來自中國二冶集團的年輕技術職工武霆用三個“非常”描述展會上感受到的創新力量。他表示,在工業底蘊深厚、團結奮進的包頭,大批勞模、工匠如群星閃耀不斷創新創造,作為基層職工,他將把成果展上散發出的強大引領力量轉化成扎實工作、創新創效的實際行動。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只有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技能人才持續輸出個人的星火之力,才能為推動包頭高品質發展集聚強勁創新動能。
那麼,該如何點燃各類技能人才的創新引擎,讓技能人才持續發力,投入創新創造大潮?
一個時期以來,市總工會持續為勞模創新引領搭平臺、架橋梁,形成基層工會級—直屬工會(産業工會)級—包頭市級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體係。每年新增各級職工創新工作室100家以上。與此同時,制定市總工會創新工作室聯盟培育機制,著力強化激勵引導,構建職工創新工作體係,讓勞模工匠的示范引領作用充分顯現,以創新領跑超越,驅動包頭實現高品質發展。
時時可創新,處處可創新,人人可創新。未來,全市各級工會組織將以創新成果活動為抓手,推動職工創新成果廣泛運用。以職工創新創造激勵機制的建立健全,對職工創新創造成果給予物質和精神激勵的至高禮遇,讓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大軍在“愛包頭、作貢獻”中發揮生力軍作用,為包頭經濟高品質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娜默熱)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