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為老服務餐廳為老人辦“食”事

  • 2023-04-21 18:46
  • 來源: 呼和浩特市民政局

  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晴。社區為老餐廳讓生活在這座城市裏的老人們在一碗一筷一餐中,享受著老年生活的幸福“底色”。

  解“吃飯憂”勢在必行

  呼和浩特市是全區提前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之一,且老齡化程度明顯高出全國平均水準。截至2022年6月,全市6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56.23萬人,佔全市戶籍總人口的21.91%。近年來,市委、政府高度重視養老工作,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堅持統籌謀劃,精準發力,聚焦廣大老年人在養老服務領域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豐富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全力推進“社區+為老餐廳”養老服務模式,守護老人舌“尖上”的幸福。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累計建設為老服務餐廳(站)109家,已投入運營的65家為老服務餐廳,直接服務老年群體約10萬人,輻射周邊社區老年人約30萬人;今後呼和浩特市將持續加強為老餐廳建設力度,通過新建、加盟、單位食堂+為老餐廳、互聯網+為老餐廳等方式實現每個社區擁有一家為老服務餐廳,打造“15分鐘”為老助餐服務圈,真正打通老年人助餐服務“最後一公里”。

  多措並舉“為舌添福”

  呼和浩特市為老服務餐廳旨在為社區老年人提供營養低償、方便快捷的餐飲和生活體驗。專門為老年人提供價低實惠、方便快捷的配餐就餐服務,為他們實現居家養老提供了條件。開辦流程方面,一是政府投資建設為老餐廳,即建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時,要求內部配置為老餐廳,由鄉鎮街道引進引入具備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具備食品經營許可、消防安全等資質的第三方,與街道簽訂服務協議,獨立經營、自負盈虧。二是社會餐飲企業申請開辦為老餐廳,即建設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沒有配置為老餐廳的,鼓勵轄區內誠信經營、管理規范、食品安全等級高的社會餐飲企業參與為老助餐配餐服務,與街道簽訂合作協議,納入為老餐廳管理。餐次類別,主要包括早餐、午餐。銷售形式,主要以份飯為主,即使用快餐盤,四菜一湯+主食出售;個別為老餐廳可提供品類齊全的特色小份菜,實現點餐服務。落實政府助餐政策方面,對本市戶籍60周歲以上的城鄉特困人員、中度失能(失智)、重度失能(失智)、失獨、空巢(留守)、低保及低保邊緣、百歲等老年人到養老助餐服務單位就餐,早餐補助2元、午餐補助4元,通過降低每餐價格,帶動周邊老年群體就餐積極性。價格方面,全市為老服務餐廳按照戶籍地與居住地均在試點社區范圍內且年滿65周歲的條件,價格低于同類菜品市場價格的15%—20%出售。提升就餐率方面,為老餐廳還採取定期調查反饋措施,對老年人用餐體驗、口味偏向、改進方向等資訊進行收集,在採納意見與營養均衡的基礎上不斷調整菜譜與制作方式,同時推出預定服務與半成品銷售,受到轄區內老人一致好評,同時吸引到周邊社區客源,就餐人數上升約13%。

  智慧助餐“零跑腿”帶來新的方便

  “王爺爺,這是您今天的飯菜,趁熱吃,看看合不合胃口?”從四千米社區為老餐廳領取打包好的飯菜後,蕾娜范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張燕迅速送到獨居老人王爺爺家中,讓他足不出戶就能吃到可口的飯菜。由社區為老餐廳制作飯菜,蕾娜范養老服務中心負責送餐到家,是呼和浩特市開展為老餐廳建設的一種新嘗試。在全市范圍內深入推進全市智慧養老服務資訊平臺應用,形成市、旗縣區、街道(鄉鎮)和社區(村)四級養老服務綜合資訊網絡,通過“互聯網+服務”的模式為老人提供居家到府服務;同時,依托“96111”為老服務熱線,為老年人提供便民養老服務,切實解決老年人的基本養老服務保障問題。(武成義)

分享:

推廣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20721129547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