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降低大氣環境污染,提升用能端新能源比重,烏海市海勃灣區通過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加快綠色轉型,推動能源供給結構改革,作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舉措。
近日,在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海勃灣區依林小學和正在進行報裝的烏海市第八中學屋頂分布式光伏現場,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光伏組件在使用單位閒置屋頂上有序安置。這些太陽能電池輸出電量不僅可以滿足使用單位的日常用電,並且剩余電量還可以通過“余電上網”的模式,向公共電網輸送電量。
工作人員檢查屋頂分布式光伏。
烏海市第八中學副校長任利忠説:“我們利用學校閒置的屋頂資源,建立了太陽能發電裝置,這個裝置投入使用以後我們學校一多半的用電可以實現自給,而且還能對學校經費方面得到一個有益的補充。”
據了解,2021年,海勃灣區被列入國家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676個試點縣名單,項目充分利用海勃灣區黨政機關、醫院、學校、工商業的閒置屋頂,開發建設108.1MW光伏,預計總投資5.5億元。
內蒙古龍源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整縣屋頂光伏項目負責人焦堂雷説:“海勃灣區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項是2022年6月份被批復的,項目建成後每年可提供清潔能源1.5億kwh,投用後每年可節約標煤46000噸,每年還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2萬噸,還可減少大量的灰渣和煙氣排放,減少大量的用水和廢水排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顯著。”
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建設是乙太陽能資源為基礎,在發電過程中,真正做到粉塵、廢水、廢渣、噪音等污染源的零産出。不僅為國家發展清潔能源、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係貢獻了力量,還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助力,從而提升了海勃灣綠色城市的品牌形象及影響力。(張文傑 高博)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