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移動為科爾沁草原保護貢獻數智力量

  • 2023-03-16 15:04
  • 來源: 中國移動內蒙古分公司

科爾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智能綜合監管平臺(攝影:解婧)

  “綜合監管平臺改變了我們以往的工作模式。現在,數字化、智能化大大減輕了護林員的工作壓力,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因動植物資源變動及後續的環境修復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項目推進中心張主任對于“科爾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智能綜合監管平臺”的上線應用表示非常認可。

  2022年底,作為全國首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之一,也是目前通遼市單體投入最大的生態工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在自治區通遼市啟動。項目計劃總投資51.22億元,圍繞“科爾沁草原生態功能提升”核心目標,聚焦“草原退化、土地沙化、地下水水位下降”三大關鍵問題,對科爾沁草原進行整體保護、係統修復、綜合治理。

  傳統的林業管理主要依靠人工方式對綠化、山水林田等進行巡檢,成本很高、效率卻極低。為攻克難題,中國移動內蒙古公司積極探索推進5G、雲、大數據等在生態領域的應用,結合當地實際需求,係統打造綜合監管平臺,管理模組包括護林員管理、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監測管理、林草病蟲害防治等,為通遼市在林草火災、有害生物、違規放牧、生物多樣性等數字化監測、監管方面提供了信息化手段支撐。

一體雲臺錄影機(攝影:解婧)

  利用5G高速率、大連接、高可靠、低時延等特性,安裝在山林中的移動一體化雲臺錄影機代替人工巡檢,實時拍攝高清圖像並回傳至綜合監管平臺,同時自動完成數據分析預警。遠端控制管理人員通過綜合監管平臺,便可發現問題,並通知護林員及時處置,或有針對性地進行人工復檢。

  目前,在通遼市扎魯特旗、科爾沁左翼中旗已建立35處高清視頻圖像連續採集點,採集點的一體化雲臺錄影機可視半徑可達15公里,巡航一周所用時間不到1分鐘。此外,綜合監管平臺還可以準確識別火點、煙霧,監控山林火情,捕捉野生動物發熱信號,為分析和查處違規放牧提供線索,真正成為了護林員的‘智能哨’和‘千裏眼’。

  為保證“端+網+平臺”協同順暢運作,使綜合監管平臺成為具備動態預測、實時互聯能力的好用的平臺,通遼移動全速推進平臺建設進程。截至目前,已建設3條100M數據專線和35條10M數據專線,分別滿足市指揮中心、旗縣分中心與重型雲臺之間的數據資訊傳遞,實現“鄉-縣-市”三級聯動。

  “綜合監管平臺全部建成後,將形成一套全周期、全過程動態監測體係。通過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科學監管,有效提高科爾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復及沙化生態治理的綜合監管。”中國移動內蒙古公司通遼分公司項目經理施盟介紹到。(鄭智軍 孟 欣 解 婧)

分享:

推廣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3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