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中國銀行內蒙古分行以支援鄉村振興作為業務主攻方向,以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兩條底線、三項重點、一個加強”為任務目標,聚焦農村農業重點領域,穩步加大信貸資金投入,不斷提高金融服務質效,構建雙迴圈新發展格局下內蒙古分行特色助農發展模式,全行鄉村振興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截至2022年末,全行涉農貸款余額497億元,較上年增長116億元,增幅30.45%,居中行係統內全國第三;普惠戶數增幅65.04%,居中行係統內全國第一;鄉村振興涉農龍頭企業、合作社新增戶數居中行係統內全國第一;持續豐富涉農客戶服務模式,取得良好示范效應,中國銀行內蒙古分行獲得人民網全國“第十七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鄉村振興獎”,高標準農田普惠金融項目入選“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2)”庫。
提高政治站位,強化鄉村振興服務體係建設
2022年5月,中國銀行內蒙古分行黨委書記、行長胡文勇在《國際金融》期刊發表的題為“靶向思維構建高效精準接地氣的鄉村振興金融服務體係”的文章中從使命擔當、服務下沉、産品創新、資源互補、科技賦能、人才培養、融通世界、風控平衡等八個方面提出如何做好金融支援鄉村振興的具體規劃及措施。
2022年中國銀行內蒙古分行結合自治區經濟産業特色,制定《中國銀行內蒙古分行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方案》《中國銀行內蒙古分行2022年金融支援鄉村振興工作要點》。《方案》和《要點》圍繞全區103個旗縣區,重點突出10個國定、5個區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因地制宜鄉村振興金融解決方案,發揮差異化、特色化優勢,找準業務賽道。
堅守金融為民初心,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一是進一步提升基層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能力,依托區域産業優勢,在51個縣域地區(包括43家縣域機構和8個未設機構的重點幫扶縣)選定落地32個場景,打造“一縣一品”。選擇15家縣域機構打造為鄉村振興重點機構,建設具有特色的示范樣板;啟動鄉村振興專項人才招聘,壯大鄉村振興金融服務人才隊伍。二是積極支援農産品穩産保供,保障糧食安全。2022年以來,我行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春耕備耕、糧食生産加工流通收儲等金融服務工作,制定差異化支援措施。圍繞自治區糧食生産、飼料種植等特色産業集群,制定“鄉村振興種植貸”“黃芪惠貸”“椒農貸”等近十余個專屬服務方案,為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小微企業等不同經營主體提供差異化融資解決方案,累計投放40億元。三是重點支援農業産業化龍頭、服務全産業鏈,把支援農業化龍頭企業及其産業鏈作為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與11個商協會單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強化源頭行銷,持續深化同伊利、蒙牛、中糧、正大、水發、農墾、牧原、梅花等全區1988家大中小型農業龍頭企業的合作關係,力爭成為涉農集團客戶首選合作行。積極創新“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産業鏈模式,利用核心企業“鏈主”的帶動作用和資金閉環優勢,不斷延伸金融服務,各類龍頭企業授信99億元,較年初新增58億元。四是結合自治區2個千億級、9個百億級農畜産品發展規劃,聚焦自治區現代農業産業園、農業産業強鎮、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等各類園區及産業集群,對當地優勢農業産業集群開展聯片扶持。五是率先與智慧財産權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在全區機構開展宣講活動,重點圍繞167個地理標誌和各地特色區域公共品牌,提升支援力度。累計支援烏蘭浩特大米、呼倫貝爾油菜、開魯紅幹椒、固陽黃芪等地理標誌5億元。(陳晉揚)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