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召開“呼和浩特經濟技術經開區建區30周年企業家座談會”,深刻總結經開區改革發展三十年寶貴經驗,共同擘畫經開區經濟發展美好藍圖,全面推動經開區實現高品質跨越式發展。
會上回顧了經開區三十年發展總體情況,通報了優惠政策兌現、科技獎勵情況,並對在稅收、投資以及綜合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內蒙古伊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伊泰置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阜豐生物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進行了表彰,園區重點企業代表在會上進行交流發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佔英主持會議並講話。
據了解,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自1992年批準設立以來,到今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已走過了30個年頭。初步形成了以生物醫藥科技、智能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綠色食品加工、總部經濟高端服務業和航空物流業為主的“六大産業體係”,成為呼和浩特市乃至自治區的“新型工業引領區、改革開放先行區、創新驅動示范區、營商環境樣板區、綠色集約發展新型區”。 2022年,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預計累計完成産值400億元,同比增長10.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同比增長5%左右;固定資産投資預計累計完成39億元,同比增長56%;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累計完成36.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164349萬元,較全年預計多完成1782萬元,成為呼和浩特市發展工業經濟的“火車頭”和重要引擎。
劉佔英指出,經開區30年的發展成果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經開區始終堅持高品質發展,從原來“撿到籃子都是菜”到現在“招商選資”,從原來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到現在著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從原來注重佔地規模、總産值到現在看重“畝均産值效益”,約束指標增多了,但是經濟指標卻不降反升,土地利用率也明顯提高。今年以來,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及時成立20個重點項目包聯專班,對28個重點項目進行全周期服務,協助企業及時解決堵點難點問題。
劉佔英希望各企業勇于創新,要有不斷追求産品創新、技術創新和開拓創新市場的精神,敢于和善于進行組織和制度創新,提高企業的發展力和競爭力;誠信守法,要把守法經營、依法納稅、講究誠信作為企業生産經營活動的“生命線”,爭做誠實守信的模范,樹立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形象;勇于承擔社會責任,要本著原則去經營企業,不逾越法律紅線,堅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劉佔英強調,地方經濟離不開企業的快速發展,企業發展同樣離不開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援,為此,要重點做到“五抓五促”。一是抓招商引資,促項目集聚。從建鏈、補鏈、延鏈、強鏈的角度,通過全員招商、智慧招商、以商招商等途徑,引進落地一批科技含量高、帶動力強的大項目、大企業,以及高附加值、高成長性的項目,構建鏈條完整、結構合理、優勢俱佳的産業生態係統;二是抓項目建設,促産業發展。圍繞新型工業化高品質發展,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進高品質發展的“強引擎”和“硬支撐”;三是抓零碳經濟,促綠色轉型,圍繞“碳中和、碳達峰”目標,大力發展零碳低碳産業,構建綠色發展格局;四是抓營商環境,促服務提升。圍繞打造“全市標桿、全區領先”的營商環境目標,對標先進、精準發力,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五是抓高效用地,促畝産增值。圍繞土地集約節約利用,通過騰籠換鳥,盤活現有閒置土地和空置物理空間,為項目落地預留充足空間。(張陽)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