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區:産業引聚人才 人才賦能産業

  • 2022-12-06 20:37
  • 來源: 新城區委組織部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認真落實中央、自治區黨委和市委關于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積極融入自治區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緊緊圍繞“六大産業集群”發展需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抓手,形成以人才引領産業、以産業集聚人才的良好局面。

  聚焦科技創新,推動高標準建設科技城。以實施“人才強心”行動為契機,著力打造區域性科技研發區。一是培育創新主體。通過加大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構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培育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梯次成長機制。截至目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80家,聚集各類人才6473人。建成23個重點實驗室、28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2個自治區院士專家工作站等研發機構。先後榮獲“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等5個國家級科創平臺和“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等3個榮譽稱號。二是重點項目引領。形成以總部經濟和頭部企業等為依托,以引進中航民富、航太六院總部基地為載體。聚焦大數據、大健康等6大新興産業,圍繞關鍵共性技術,組織創新平臺申報科技攻關項目,提升創新平臺能級。中科匯通等8家企業成功申請“科技興蒙”項目,獲得3500萬項目資金支援,上海每步科技等3家公司獲得國創大數據基金5980萬元資金支援。通過一係列舉措加速了各類人才的集聚和流動,使人才成為源源不斷的活水,為新城區高品質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搭建優質平臺,推動資源要素加速整合。通過創新資源要素加速向重大創新平臺匯聚,培育助推企業創新發展的新引擎。一是聚焦優質平臺。圍繞“人才強心”和“科技興蒙”行動,以項目平臺建設為抓手,全力打造院士青城行平臺、百千萬企業家合作交流平臺、智慧財産權服務平臺、科技城互動交流合作平臺等6個創新創業平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新城區創新創業,全面激發了創新動力,營造了良好的創新生態。二是深化合作交流。新城區緊緊抓住京蒙、滬蒙等合作機遇,加速北京科技成果向地方轉化服務,加強與北京、上海等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高校等對接力度,深化産業、科技等領域人才交流合作,組團式引進一批緊缺人才。中科匯通半導體材料院士專家工作站引進的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胡文瑞院士團隊,該項目填補自治區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領域的空白。

  匯聚創新要素,推動頂層設計錨定“第一資源”。推行“人才+項目+資本”模式,做優集聚高端要素的軟環境。一是優化創新環境。新城區不斷優化創新環境,年均累計組織線上線下集中宣講400余場次,開展要素對接會120余場次,走訪調研企業等市場主體290余家,現場解決問題400余個。組織選派企業家、中高級管理人才等300名人才赴浙江大學、上海交大等高校參加工商管理、生産運營管理等研修班學習培訓。通過舉辦“院士青城行”“走進中科院·直面科學家”等活動,累計邀請院士27位、專家86人,組織75家企業走進中科院,簽約科技合作和成果轉化項目45個。二是強化要素支撐。制定《關于支援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大學科技園鼓勵大學生創業暫行辦法》等創新人才引育辦法、科技金融扶持政策,做優平臺發展軟環境,釋放創新發展政策紅利。成立全市首支創新創業母基金——“融創基金”,組建了內蒙古國創大數據應用産業基金、現代服務産業基金、新動能産業基金等7支基金,實現以基金促招商、以招商引人才的發展模式。(陳曉峰)

分享:

推廣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87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