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多措並舉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 2022-11-29 22:00
  • 來源: 賽罕區委宣傳部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積極推進基層治理的理念創新和模式創新,堅持以黨建引領凝聚帶動各方力量,構建起區域統籌、群眾參與、服務民生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探索出了一條立足群眾需求、符合發展實際的城區基層治理“賽罕模式”。

  以黨建為引領,構建起從社區黨總支到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再到社區網格員的城區基層組織體係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只有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基層社會治理才有主心骨。賽罕區積極構建以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社區網格長支撐的組織架構,充分發揮社區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將戰鬥堡壘直接建立在居民小區,形成以黨建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基層治理服務新格局,打通“神經末梢”,把服務送到家門口,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賽罕區委常委、政府副區長任傑介紹,“依托特色黨建服務兩個項目、一個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帶領群眾依法管理基層社會事務,實現了黨領導社會治理、依靠群眾加強社會治理的良性互動”。

  目前,賽罕區將全區110個社區劃分1228個網格,單建或聯建網格黨支部882個,設立樓棟長4870人,每個社區配備專職工作人員6名,每個網格至少配備專職網格員1名,全區110個社區配備專兼職網格員1268名。同時不斷強化班子和隊伍建設,實施“能力素質提升”“履職規范服務”“差異化培養關愛”等工程,著力提升黨員幹部綜合能力。班子強了、隊伍強了,工作順了,社區面貌也煥然一新。

  工作人員通過賽罕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搜尋數據

  統籌包聯單位、住區黨員幹部、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志願者隊伍等各方合力,實現基層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用

  賽罕區以社區黨委為支點,吸納包聯單位、住區黨員幹部、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志願者隊伍參與小區管理服務,實現資源共用、共駐共建,為群眾解決了很多困難問題。

  近年來,賽罕區富興社區探索了一條以社區黨委為核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職能部門為成員的“四位一體”社區治理模式。通過建立社區聯席會議制度,小區內所有重大事項通過“四位一體”聯席會議討論實施,很多常年存在的頑固難題得到有效解決,取得了社區環境提升與治安穩定的良好成效,居民的幸福指數和滿意度得到顯著提高。

賽罕區委宣傳部部長李慧梅在包聯小區督查居民生活物品的消殺情況

  目前,賽罕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累計注冊志願組織1005支,志願者人數達20555名,其中8+N+志願服務聯盟已全部注冊,通過整合“8+N+社會組織公益聯盟”志願服務力量,縱向下沉優質資源,累計開展活動2107場,打造了“火焰藍”“我幫婦女再就業”等十幾個品牌項目。

  賽罕區在社區治理中更好發揮群眾主體作用,依法有序組織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更好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有效提升了社區居民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實現了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用。

  以數字賦能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以大數據、雲計算、圖像識別等技術為核心的數字化,既是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又是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賽罕區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全面、快速、精準獲取和刻畫民眾需求的優勢,積極構建智慧互聯平臺,推動基層治理更加精準精細,及時高效解決問題,顯著提升治理效能。

  賽罕區依托“智慧賽罕”網格化服務管理資訊綜合平臺,加大數字技術應用,統籌全區人、地、物、事、組織等資訊,構建“黨建統領、網格化管理、多元化參與、精細化服務、智能化應用”的“一統四化”綜合資訊平臺,實現網格事件快速研判、精準交辦。

  賽罕區接訴即辦指揮調度中心

  構建“四中心”聯動“雙網疊加”。構建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和接訴即辦指揮調度中心為民辦實事黨建聯盟,線上受理黨員群眾需求,依托線下網格人員精準對接,實現線上平臺與線下網格化“雙網疊加”,形成一體化為群眾辦實事的服務新格局。截至目前,賽罕區接訴即辦指揮調度中心共受理“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任務量117325件,全區總體響應率為99.93%,解決率為83.14%,滿意率為84.71%,形成了一體化為群眾辦實事的社會基層治理新格局。(牛婧)

分享:

推廣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7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