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黨委以“高品質黨建引領,促學校教育高品質發展”為核心,以創建“最強黨支部”示范基地為抓手,將黨建工作融入學校教育發展全過程。通過堅持“五聚焦”促進最強黨支部“五最強”,持續推動首府高品質“宜學”城市建設,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高。
聚焦“固本培元”,強化政治引領
學校黨委始終堅持正本清源與固本培元的原則,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不斷強化政治引領,堅決扛起教育高品質發展的重大責任。
一是強化理論學習。認真貫徹落實全市教育高品質發展會議精神,通過構建“個人+黨小組+黨支部”的聯合學習矩陣,打造書香黨支部、設立黨員圖書角等方式,全年開展各類形式黨支部學習活動240余次、書記講黨課31人次,開展各類專題活動、培訓60余次。
二是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緊緊圍繞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先後舉辦領導幹部讀書班15期,當好示范、做好榜樣。黨委委員先後8次深入各校區,帶頭宣講黨史學習教育、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在黨委的引領帶動下,全校開展主題黨日活動48次,舉辦慶“七一”活動76余場,解決急難愁盼等問題231件,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黨員幹部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熱情。
三是抓實思想政治教育。扎實開展融入式、嵌入式馬克思主義教育121次。聯合區市場局、文旅局等執法單位,對學校內外的校報、圖書小屋等進行12次拉網式排查,牢牢把握學校意識形態陣地的主動權,堅決防止錯誤思想、宗教活動等對學校的侵蝕。
聚焦“凝心鑄魂”,強化隊伍建設
一是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學校一直非常重視師德師風建設,通過開展“師德師風警示教育”、通報各類典型師德違紀案例和幫助老師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等舉措,培養全校教職工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教師黨員通過開展“弘揚高尚師德,爭做優秀黨員”係列宣傳活動,發揮榜樣力量,不斷增強廣大教職工對教師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以良好的師德師風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畢業生。
二是抓好教師能力提升。圍繞“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的教育大背景,學校黨委持續抓好教師業務能力提升。通過黨員教師名師講黨課、黨員教師帶普通教師等形式,不斷提升教師業務水準。通過抽調50余名教學經驗豐富、業務能力較強的黨員教師擔任備課組長,選任70余名學科帶頭人指導培育中青年教師,有效促進“黨建+教研”深度融合。
三是加大優秀教師引進力度。學校始終堅持黨管人才,通過建立高層次人才引進“綠色通道”,不斷探索教師招聘制度改革和教學業績突出的合同制教師聘用管理辦法,先後從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六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引進高層次人才近40名,學校教師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
聚焦“充電蓄能” 強化組織生活
實驗中學黨委以創建“最強黨支部”示范基地為抓手,全面提升各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學校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
一是強化政治責任,嚴肅政治生活。堅持將“兩個責任”和“一崗雙責”落實到位,優化《呼市實驗中學“一崗雙責”任務分解表》,明確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二是注重日常管理,嚴抓督查指導。堅持抓在日常、管在平時的原則,狠抓支部組織生活。通過開展理論學習抓實黨性錘鍊。建立組織生活學習推薦清單制度,每周下發推薦學習內容,今年以來先後下發學習清單8期,推薦學習內容114項。
三是創新活動方式,激發黨建活力。圍繞教育領域當下的重點政策、雙減等熱點問題,創新組織生活的方式方法,積極推動各校區間黨支部和黨員教師骨幹互動交流。組織開展紅色教育、“黨員先行 助力創城”主題黨日活動等各種形式黨日活動60余次,不斷增強組織生活質效,讓黨員在組織生活的淬煉中增強黨性和本領能力,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更加夯實,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更加凸顯。
聚焦“知行合一”,強化作用發揮
近年來,實驗中學在黨建引領下,強化係統思維,不斷探索辦學理念,助力教育資源布局更加合理。
一是創新辦學模式。按照區委的統一部署,在制度機制上先行先試,結合新城區人口變化趨勢等因素,探索形成了“一核引領、三輪驅動、多元融合”集團化辦學新途徑,實現教育公布最大化,推進優質基礎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形成七個校區支部校間優勢互補、資源共用、融合發展模式。
二是發揮示范作用。注重引領教師將知識和本領轉化為民生發展成果,學校黨委通過黨組織聯建等方式,為包聯村學校黨組織捐贈價值10萬元的圖書及慰問品。成立助學支教服務隊,全年累計組織黨員教師65人送教下鄉,深耕鄉村振興、山區支教、社會公益,不斷提升為群眾辦實事的實際成效。
三是注重活動育人。組織學生參加行走的課堂78次,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升旗儀式和“同上一堂思政課 共築深厚愛國情”思政教學觀摩等174余次活動。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主題升旗儀式和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
聚焦“立德樹人”,強化群眾工作
學校發展的主體是教師,學校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實推動學校教學高品質發展。
一是當好黨建聯合體的“串珠人”。建立“紅色聚合力1+7+N+X”黨建聯合體,推動學校黨委與聯合單位互聯互動,共用資源。聯合開展送教下鄉黨員示范課、“我為群眾辦實事”、黨建聯合知識競賽、讀書捐贈等活動。
二是當好黨員先鋒實踐的“領頭雁”。引導黨員在急難險重任務一線亮身份、疫情期間,累計40余人參與近10個社區疫情防控執勤30多天,展現實驗中學勇往直前“闖”與“幹”精神風貌。
三是當好解開師生心結的“貼心人”。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教職工及學生健康成長,聯合醫院心理科和高校心理咨詢老師到學校舉辦心理輔導講座22期,受益師生4萬人次。對困難學生,通過老師家訪建立“一對一”包聯指導制度,明確一名班主任幫扶指導一名學困生,共幫扶38名困難家庭學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陳曉峰)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