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做好黨的理論宣講工作,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創建“達人•達理”理論宣講品牌,即培養一批宣講人才成為“宣講達人”,讓黨的理論政策能夠到達百姓心裏。以打通理論宣講“最後一公里”為牽引,不斷豐富宣講內容、創新宣講模式、強化自身建設,有力提升了宣講效果,形成理論宣講工作新局面。
念好“融字訣”,理論宣講走深走實
達拉特旗將重大主題宣講和其他各類宣講結合起來,豐富宣講內容,推動宣講工作實打實,有成效。一是與中心工作融合,做好重大主題宣講。“達人•達理”志願服務宣講團牢記“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強國復興有我”、鄉村振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10大類主題宣講370余場次,受眾7.4萬余人。二是與各部門融合,構建大宣講格局。達拉特旗成立“達人•達理”志願服務宣講團,宣講團以黨校、講師團、延安精神研究會等理論宣講工作者為主,同時吸納了各部門從事政策知識宣講的領導和幹部,構建共建共用、多部門聯動的大宣講格局。三是與思政工作融合,推動重點領域宣講見實效。達拉特旗在蘇木鎮街道、嘎查村社區、學校、企業等重點領域開展農牧民思想教育、學校思政、企業思政等專題宣講。重點將宣講觸角延伸到基層,讓更多一線幹部、群眾、教師和企業員工了解黨的理論政策,讓宣講入社、入戶,走進田間地頭,推動黨的各項決策部署進企業、到車間、入班組,進學校,讓宣講工作有的放矢。四是與志願服務融合,讓宣講有知有味有溫度。達拉特旗結合義診、文藝匯演等志願服務活動,開展衛生健康、惠農政策、醫保養老保險政策、防災減災、心理疏導等講解,讓理論宣講與群眾生産生活、休閒娛樂有機融合。
打出“組合拳”,理論宣講“聲”入人心
達拉特旗通過開展現場宣講、“達人•達理”拉話亭流動宣講、文藝宣講、巡回宣講、雲端宣講等五種形式,不斷為全旗廣大幹部群眾送上了一道道豐盛的精神文化大餐,亦或是愜意小菜。一是現場宣講,讓理論宣講入腦入心。達拉特旗結合實際情況,把宣講搬到紅色資源現場,在實境宣講中傳遞紅色力量。二是拉話亭流動宣講,讓理論宣講“活”起來。“達人•達理”志願服務宣講團分別走進嘎查村、社區設立“達人•達理”拉話亭,深入群眾開展流動宣講。在社區平房區黨群活動中心設立“庭院講堂”、社區文明院落設立“大樹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設立“走廊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公園開設“公園講堂”,在嘎查村墻根議事點開設“墻根講堂”。三是文藝宣講,讓理論宣講有聲有色。達拉特旗結合本土文化特色,組織烏蘭牧騎隊員和其他文化文藝工作者,深入鄉村、深入田間地頭、深入社區小區,大力開展“宣講+文藝”活動,將理論宣講與歌曲、舞蹈、三句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融合起來,用理論知識和紅色文化浸潤廣大群眾心靈。四是巡回宣講,讓理論宣講常態化推進。“達人•達理”志願服務宣講團在全旗范圍開展線下巡回宣講,將講座式宣講與互動對談結合起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鮮活的故事、形象的比喻,讓老百姓聽得進、聽得懂,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五是雲端宣講,拓寬宣講覆蓋面。達拉特旗把握新形勢、利用新媒體,線上與線下同步開展宣講。通過“法潤達拉特”微信公眾號開設《有請講師團》欄目開展線上普法。通過“達拉特發布”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推出政策解讀、國家安全、安全生産等係列線上宣講短視頻42期,讓黨的理論政策全覆蓋。
練好“基本功”,理論宣講能力不斷提升
達拉特旗注重加強“達人•達理”志願服務宣講團建設,在學習上下功夫,在管理上求完善,不斷提升戰鬥力,形成一支政治思想過硬、宣講技能嫺熟、充滿激情的宣講隊伍。一是構建宣講矩陣。宣講團指導各蘇木鎮街道、部門、企業及嘎查村社區廣泛吸納致富能手、脫貧典型、先進模范、學校思政教師、企業政工師、行業能手等,組成“銀發”“後浪”“巾幗”“園丁”“百姓名嘴”等宣講團隊,構建起全旗“團+隊+小分隊”三級聯動的理論宣講矩陣。二是加強教育培訓。積極組織全旗宣講員參加鄂爾多斯市委講師團組織的理論宣講員能力提升培訓班。組織宣講員參加全旗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議。同時,為宣講員購買發放書籍和線上培訓課程,督促宣講團成員強化自學能力,不斷增強“內功”。三是加強宣講員“大練兵”。宣講團建立集體備課制度,多次召開集體備課會,採取互提意見建議的方式,尤其針對基層的課件,防止出現“大而空”的現象,從而形成了一批“精而趣”的宣講提綱。四是強化制度建設。建立調研學習制度、工作指導機制和考核保障機制,推動宣講工作長效化、常態化。(王媛)
推廣